问题 问答题

小明和小芳合作,进行“测定盐水的密度”的实验.

实验器材:天平(含砝码)、量筒、烧杯、盐水

实验步骤:

步骤一、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

步骤二、将盐水倒进烧杯,用天平测出装有盐水的烧杯总质量m2

步骤三、将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读出盐水的体积V

步骤四、计算出盐水的密度:ρ=

m
V
=
m2-m1
V

他们收拾好实验器材后,一起对实验过程进行了评估:

小明说:我们的实验原理正确,实验器材使用恰当,操作过程规范,读数准确,计算无误,得出的盐水密度是准确的.

小芳说:在操作过程中,我发现有一点儿盐水沾在烧杯内壁上,这样,尽管我们操作规范、读数准确、计算无误.但我们测量得到的数据还是有了误差,导致计算的结果也有误差.

小明认真思考后,同意了小芳的意见.然后,他们一起继续探讨如何改进实验方案,尽量减小测量的误差.

根据小明和小芳对实验过程的评估,请你回答:

(1)小芳这里所指的“测量误差”是在上述步骤的第______步骤产生的,导致了盐水体积读数______(填“偏大”或“偏小”),从而使得盐水密度的计算结果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2)为了减小实验的误差,必须从质量和体积两方面的测量进行控制.根据小明和小芳的意见分析,在不增加实验器材的条件下,提出你的实验设计方案,使实验结果的误差达到最小.实验步骤是:

______.

(3)在你的设计方案中,控制误差的思路是:______.

答案

(1)出现在第三步,将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读出盐水的体积V,很明显将有一部分水留在烧杯壁上,不能全部导入量筒内,导致了盐水的体积小了,根据密度公式可知:质量不变,所以测得的密度偏大了;

故答案为:三,偏小,偏大.

(2)改进方案:

步骤一、将盐水倒进烧杯,用天平测出装有盐水的烧杯总质量为m1

步骤二、将烧杯中的盐水部分(或全部)倒入量筒中,读出盐水的体积V

步骤三、用天平测出剩余盐水和烧杯的质量为m2

步骤四、计算出盐水的密度:ρ=

m
V
=
m1-m2
V

(3)这种方法避免了因盐水沾在烧杯壁所引起的误差.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 A3/A4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