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计算题

(16分)如图所示,在坐标系xoy的第一、第三象限内存在相同的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于xoy面向里;第四象限内有沿y轴正方向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大小为E。一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的粒子自y轴的P点沿x轴正方向射入第四象限,经x轴上的Q点进入第一象限,随即撤去电场,以后仅保留磁场。已知OP=d,OQ=2d,不计粒子重力。

(1)求粒子过Q点时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2)若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一定值B0,粒子将以垂直y轴的方向进入第二象限,求B0

(3)若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另一确定值,经过一段时间后粒子将再次经过Q点,且速度与第一次过Q点时相同,求该粒子相邻两次经过Q点所用的时间。

答案

(1)  (2)  (3)

                  

题目分析:(1)设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时间为,加速度的大小为a,粒子的初速度为,过Q点时速度的大小为v,沿y轴方向分速度的大小为,速度与x轴正方向间的夹角为,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1分)

由运动学公式得           (1分)

                         (1分)

                          (1分)

                       (1分)

联立以上各式          (1分)

                          (1分)

(2)

设粒子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粒子在第一象限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为圆心,由几何关系可知△O1OQ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得          (1分)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1分)

联立可得                     (2分)

(3)设粒子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由几何分析

(粒子运动的轨迹如图所示,是粒子做圆周运动的圆心,Q、F、G、H是轨迹与两坐标轴的交点,连接,由几何关系知,均为矩形,进而知FQ、GH均为直径,QFGH也是矩形,又FH⊥GQ,可知QFGH是正方形,△QOG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可知,粒子在第一、第三象限的轨迹均为半圆,得       (1分)

粒子在第二、第四象限的轨迹为长度相等的线段,得       (1分) 

设粒子相邻两次经过Q点所用的时间为t,则有       (1分)

联立可得       (2分)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解释下列词语。

     名:                             劳形:                        

2、点明全文主旨的语句是:                                      

     全文的点精之笔是:                                                

3、上面的这段文字出自《                     》,作者是                      。他通过这篇铭文,表达了自己                     的节操和                       的情趣。

4、下面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龙”和“仙”是比喻道德高尚的人。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渲染了居室简陋。

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表现了作者对知识分子的歌颂,对无学问之人的鄙薄。

D、“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反映了室主人对世俗社活的厌弃。

5、翻译句子: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6、文中说“斯是陋室”,而结尾却说“何陋之有”,到底这屋子“陋”还是“不陋”呢?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