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2008年宝钢遇到投产30年来最大的困难,宝钢认识到必须依靠员工的共同努力才能战胜困难。为此,宝钢组织了全员参与的“最佳实践者”活动。这一活动激发了员工的智慧与活力,他们围绕节能降耗、优化生产工艺和流程等主题,自主确定技术创新课题5576个,提出合理化建议161656条,其中142390条被采纳,实现经济效益10588亿元。2009年1至5月,宝钢销售收入715亿元,利润273亿元,在国内钢铁业中收入和利润排名第一,实现了逆势而上。
宝钢总结这一活动的经验,认为最有力量的是四个字:“尊重劳动”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学知识分析“最佳实践者”活动能够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原因。(12分)
(2)运用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说明宝钢为什么能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逆势而上。(10分)
(3)“最佳实践者”活动凸显了“尊重劳动”的理念。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有关原理,说明为什么要“尊重劳动”。(10分)
(1)(每点3分)①激发员工的生产和革新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②采用合理化建议为企业节省了成本;③技术革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④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水平。
(2) ①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②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是宝钢发展的内因;企业内部的组织管理、生产经营、员工素质等是宝钢发展的内因;③面对不利的外在环境,宝钢通过“最终实践者”活动变外在压力为内部发展的动力,使企业逆转而上。
(3) ①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尊重社会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尊重劳动是尊重人民群众社会实践主体地位的要求;③尊重劳动是以人民群众利益为最高价值标准的必然要求;④劳动者的价值通过劳动实现,尊重劳动是尊重实践,提高劳动者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