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12分)

无刺蜂的奇异世界 王正君

无刺蜂隶属于膜翅目,蜜蜂科,无刺蜂属,起源于非洲,随着蜂群队伍的不断壮大,其分布越来越广泛,逐步扩展到热带与亚热带的各个地区。在中国,它们占据着海南与云南西双版纳的原始森林地带。

上帝是公平的,他关上了“螯刺”这扇门,又打开了“强有力的嘴巴——下颚”这扇窗。失去螯刺的无刺蜂,自有一套独创的看家本领。它们的制敌策略通常有3种:释放蜂胶,粘住敌人,遂以叮咬,制服敌人;释放毒气、毒液,自卫防身;钻入毛发,粘住咬断。

无刺蜂的后足带有胶状小球,其内含有粘性极强的蜂胶,在遇到挑衅者(如胡蜂)时,它们利用蜂胶的粘性,将胡蜂的翅膀粘住,使其以自由落体之姿坠到地面,之后对其进行撕咬,彻底将其消灭。

有的无刺蜂则以“毒气与毒液”为杀手锏。在遭遇敌害时,它们如黄鼠狼一般释放一股极其难闻的气体,在熏跑敌人的同时,也为自己赢得了时间;有的种类则喷出具有腐蚀性的液体,所溅之处,无不被其“毁容”,极具杀伤力。

有的无刺蜂在人触碰其巢穴时,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钻入人的头发、眉毛中,甚至会进入人的眼睛、耳朵,旋即释放粘液,用下颚撕咬,令人产生不适感。

但相对蜜蜂家族中的其他成员,无刺蜂是一类比较温顺的小动物,它们通常不会主动攻击人类或动物。无刺蜂秉承着“自卫防身”的原则施用着它们的独门武器,算是一群和平爱好者。

无刺蜂生来与众不同,它设计的“小屋”也别具一格,其复杂程度堪称“蜜蜂之最”。无刺蜂通常把 “家”安在中空的树干或树杈上,巢在树洞内呈长桶状,密封性良好,只留一个小孔与外界相通,孔的外侧通常连有一根“管子”,此“管状通道”由蜂蜡和泥土混合筑成,有的“管状通道”还被设计成“喇叭状”,向内一直通到蜂王繁殖的区域。整个蜂巢采用多种建筑材料:蜂蜡、蜂胶以及树脂等。这些建筑材料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防水。因而蜂巢就像一个裹紧的粽子,既保温、防水,又御敌。

无刺蜂蜂蜜呈绿褐色,与普通蜂蜜相比,具有水分大、口感略酸、香味更浓郁、还原糖含量较低、淀粉酶值较低等特点。无刺蜂蜂蜜还以药用价值高而著称。它在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白内障、皮肤病以及一些妇科疾病等方面,疗效显著。

(节选自《百科知识》,2011年10月上)

小题1:通览全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全文的行文思路。(3分)

小题2:请结合具体内容,列举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3分)

小题3:划线句子中“比较”“通常”两词能否去掉,请作简要说明。(2分)

小题4:仔细阅读全文,说说无刺蜂与其他蜜蜂之间的区别。(4分)

答案

小题1:全文先介绍无刺蜂的类属起源,分布范围,再介绍其生理特征、生活习性,最后说明它的药用价值。严格遵循了科普文逻辑思维严谨的要求,不蔓不枝,条分缕析。

小题1:作比较,但相对蜜蜂家族中的其他成员,无刺蜂是一类比较温顺的小动物,它们通常不会主动攻击人类或动物;分类别,它们的制敌策略通常有3种:释放蜂胶,粘住敌人,遂以叮咬,制服敌人;释放毒气、毒液,自卫防身;钻入毛发,粘住咬断;打比方,因而蜂巢就像一个裹紧的粽子,既保温、防水,又御敌。

小题1:不能去掉。因为这两个词准确地说明了无刺峰的“爱好和平”只是常态,是与其它蜜蜂相比较而言的一种常态,但并非没有例外。

小题1:“螯刺”的无与有;御敌手段的多与寡;蜂巢结构的繁与简;药用价值的高与低。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梳理文章行文思路的能力。根据文章的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来梳理文章的行文思路即可。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运用说明方法的能力。根据说明方法的各种类型,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做具体的分析即可。

小题1: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一般方法为:表态+解释+分析效果+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根据文章的内容来分析无刺蜂与其他蜜蜂之间的区别即可。

单项选择题

一般认为低等动物没有意识,高等动物进化到灵长类,才开始具备初等的意识。这在脑神经结构上有很大的突变,大脑皮层得到极大发展,因此,□□□□神经科学家同意大脑皮层与意识有关。 网状结构的功能在于使大脑处于不同的工作状态:进食、战斗、逃跑,是整个行为的总开关。只要头脑处于清醒状态,网状结构便是活动的。如果它受到损伤,机体就处于无意识状态。因此,网状结构被认为可能是意识的栖息处。加拿大神经外科医生Penfield基于对许多丧失意识的病人进行脑手术的经验,认为上脑干是意识的所在区。但是,这些都是属于脑的古老部分,如果这些部位是意识的栖息处,就得承认脊椎动物、青蛙之类也是有意识的动物。因此,□□□科学家认为低等动物也具有意识,只不过较低等罢了。 意识活动牵涉到记忆的功能,而人脑的海马部分是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转化的关键结构,海马受损的患者,丧失所有近期记忆内容。因此,□□□□认为,海马是意识的关键部位。 人与其他动物的差别,是人具有语言功能,人具有高级意识就在于人脑左半球形成一个高度发达的语言表达区。因此,有的科学家认为左半球大脑是意识所在地。诺贝尔奖获得者Speny对于“裂脑人”(其两半球的联系因手术或事故而断裂)的研究表明,患者的行为表现出双重人格的倾向,只不过左半球善于用语言表达,而右半球则用“无声”的行动表达。这样,患者常常具有两种不同的行为表现:左手把夫人拉过来,而右手则把她推开。现在医学上通常的看法认为:正常人通过骈胝体把大脑两半球的信息随时交换,形成一个统一的行为,而裂脑人则在一个完整的颅骨下分裂成两个有独立意识的人。 如果承认意识功能是复杂系统的完整的行为表现,它必定牵涉到许多不同部位的协调动作。因此,意识功能单一的栖息处恐怕难以找到。

下列说法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大脑皮层与意识有关

B.低等动物也有意识的观点尚未得到广泛认可

C.裂脑人在一个完整的颅骨下分裂成两个独立的意识,但其实质仍是统一的行为

D.难以找到意识功能单一的栖息处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