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B点是我国的

A.最东端

B.最西端

C.最南端

D.最北端小题2:图1中的序号表示我国的边缘海,属于我国内海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小题3:下列省级行政区中,完全位于热带的是

A.粤

B.滇

C.台

D.琼小题4:从图1可知,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五带中的

A.北寒带

B.北温带

C.热带

D.南温带

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小题3:D

小题4:B

题目分析:

小题1:A是我国领土的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B是我国领土最西端新疆帕米尔高原,C是朝鲜半岛,D是印度,故选A。

小题2:我国有两个内海,一个是渤海,一个是琼州海峡,①是渤海,②是黄海,③是东海,④是南海,故选A。

小题3:我国完全位于热带的省份是海南,A是广东,B是云南,C是台湾,D是海南,故选D。

小题4:读图可知,北回归线穿过我国的南部地区,我国大部分位于北回归线以北,所以大部分位于北温带,故选B。

判断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①文学精神究竟是什么呢?机智灵动或犀利明快或繁复华丽的语言与此相关,生动曲折、波澜起伏的情节结构安排与此相关,敏锐、细微的点滴生活感受与此相关,正确的立意与思想观点也与此相关,但这些都加在一起,也不等于文学精神。 

②托尔斯泰在他的《艺术论》里说:“艺术是一种人类活动,其中一个人有意识地用某种外在标志把自己体验的情感传达给别人,而别人被这种情感所感染,同时也体验到这种情感。艺术既不是形而上者所说的某种神秘的思想、美或上帝的体现,也不是生理美学者所言的人们借以消耗过剩精力的游戏,也不是美好事物的产品,总之,并不是享乐,而是为生命和追求个人及全人类幸福的道路中必需的一种交际手法,它把人类联结在同样的情感中。”我们可以不同意托尔斯泰关于文学主要是情感的传达的说法,但是我们似乎不能不同意他说的真正的文学艺术不在于“外在的标志”,不只是一般的情绪的表达,不是游戏和享乐,而是作家生命的投入和为了个人和全人类的幸福,从而把人类联结在“同样的情感中”的活动,这同样的情感当然是指一种美好的情感。

③我们的鲁迅,立足于他所处的中国近现代社会和文化的种种不良环境中,在早年就提出“能宣彼妙音,传其灵觉,以美善吾人之性情,崇大吾人之思理者”,为诗人之极致,提出文艺要表现和探索“理想的人性”。他在五四时期,又指出文艺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这“灯火”,就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精神的火焰,并且实际上还不限于对“国民”而言,而与他当年高扬的欧洲诗人拜伦、雪莱的精神之火相接,是照见全人类走向自由解放之途的灯火。我过去写的《论“文学是人学”》,就受到过往哲人的启发,表示相信文学艺术“最基本的推动力,就是改善人性、把人类生活提高到至善至美的境界的那种热切的向往和崇高的理想”。具体而言,其最低标准是一切为了解放人、提高人的人道主义精神,这也可以说就是把人们联结在一起的那种“同样的情感”。我认为如果没有这点精神,文学就仅存形体(或许是美的形体),而没有多少吸引人、感染人的魅力了。

④为了使文学具有这种内在的精神,巨大的魅力,作家应当怀抱人道理想,投入自己的生命,以真诚的态度,真切地感受具体的、活生生的人的心灵,表现和探测其复杂状态,深入到他的精神世界尤其是情感世界中去,直抵人性的深处。这样,即使一部作品在语言和描写上有点芜杂的地方,小有瑕疵,也不足深怪,也可以称为优秀之作。那样的文学作品,必然会闪现人性的光辉,体现出人所固有的对自由解放的追求。只不过在表现方式上有的是正面表现的;有的是通过对丑恶、灰暗的人和现实的否定而折射出来的,因而作家对丑恶、灰暗的东西不能认同甚至欣赏,也不能止于惟妙惟肖的描写和反映,或只是无可奈何的叹息。说到“反映”,我们常常指向外在的现实,对深入反映现实的作品给予很高的评价。其实,写出作家心中的真实,也是一种“反映”。在反映外在现实的同时,从正面或反面反映出作家所理想的人和社会,这更值得赞赏。这一种反映,是对现实生存的精神超越,这种超越,也就是前面所说的文学精神。 (选自钱谷融《关于文学精神》,刊于《文汇报》,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学精神”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学精神并不是作品主题、内容、结构、语言的简单相加所体现的,虽然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

B.文学精神的体现不在于某种外在标志,也不是情绪的表达,不是游戏和享乐,而是一种美好情感。

C.文学精神要表现和探索理想的人性,是引导人精神前途的灯火,照见全人类走向自由解放之途。

D.文学精神的获得需要作家的人道理想、真诚态度,深入到人的情感世界中去,且直抵人性的深处。小题2: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首先列举了与文学精神相关的语言、结构、立意等内容,但未给出正面阐释。

B.文章第二段中引述托尔斯泰的观点,为的是强调文学艺术是人类美好情感的表达。

C.引述鲁迅及作者自己旧文中的观点,旨在阐述文学艺术的精神价值追求和推动力。

D.文章结尾在前文论述的基础上对“文学精神”作出较明确的诠释,也照应了开头。小题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艺术作为人类的一种活动,是为生命和追求个人及全人类幸福必需的一种情感体验的传达与交流。

B.早在五四时期,鲁迅就针对中国近现代社会和文化的不良环境提出文艺要表现和探索理想的人性。

C.文学艺术的魅力来自于对人性的改善、生活境界的提高,以及人道主义精神的崇高理想与热切向往。

D.反映外在现实、呈现作家心中真实的两种作品,相得益彰,表达出作家的理想、对现实的精神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