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改错题

请耐心阅读以下材料,并进行认真的思考。(共10分)

材料一:从1921年开始,在列宁的领导下,国家停止实行战时 * * 主义政策,开始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农民在向国家交了粮食税以后,余粮归自己支配。除大型企业仍然由国家管理外,允许私人和外国资本家经营一些中小企业;废除生活必需品的配给制,恢复自由贸易,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材料二:1933年,为对付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罗斯福总统宣布:根据《国家工业复兴法》,各主要企业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确定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时数等……。同时,在金融方面大力整顿银行;在农业方面,让农民缩减大片耕地,屠宰大批牲畜,由政府付款补贴……

请你回答下面的问题:

(1)请判断材料一、材料二分别反映了哪两个国家发生的什么重大历史事件?(4分)

(2)通过对以上材料的分析,并联系所学知识,说一说这两个国家实施上述政策有何相同(相似)的地方?(4分)

(3)请你想一想,上述材料中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可以给我们带来什么启迪。(2分)

答案

(1)苏俄(或苏联);实施新经济政策;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4分)

(2)(答对1点给2分,符合以下参考答案内容即可得分,共4分)

a、两国当时在经济上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困境。

b、都是根据本国国情,探讨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c、都是对生产关系的调整。  

d、都是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e、都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克服了经济困境)。

f、都巩固了 * * (缓和了社会矛盾)。

(3)启迪:结合国情(实事求是)进行改革,就能促进经济发展;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就能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符合即可给2分)

题目分析:(1)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一为苏俄的新经济政策;材料二为美国的罗斯福新政。

(2)本题考查学生对苏俄新经济政策和美国罗斯福新政的理解。学生在答题时可对背景、内容、影响三个方面进行对比,从而总结出正确答案。

(3)两种政策都是在特殊的国情下做出的变革,也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故对我们的启示是要结合国情(实事求是)进行改革,就能促进经济发展;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就能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