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内外均衡的理论,当一个经济体处于通货膨胀和国际收支逆差的经济状况时,应该采用下列( )项政策搭配。
A.紧缩国内支出,本币升值
B.扩张国内支出,本币贬值
C.扩张国内支出,本币升值
D.紧缩国内支出,本币贬值
参考答案:D
解析:
根据题意,内外均衡理论应该指的是由英国经济学家詹姆斯·米德提出的“两种目标、两种工具”的理论模式。即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经济如果希望同时达到对内均衡和对外均衡的目标,则必须同时运用支出调整政策和支出转移政策两种工具。
所谓内部均衡即一个经济体内部的总供求在充分就业的水平上实现平衡。这个时候,既不存在非自愿失业,又不存在通货膨胀。
所谓外部均衡即一个经济体的国际收支差额等于零。但狭义的外部均衡仅指经常项目或贸易商品的收支或进出口的平衡。
所谓支出调整政策,相当于(封闭经济体下)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政策,即通过构造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某种特定组合(即实施支出调整政策),借以改变社会支出(需求)水平,从而最终实现改变收入水平的目的。
所谓支出转换政策指的是,通过影响本国商品的国际竞争力,或改变本国支出的内外构成比例的方式,来提高本国收入相对于支出增加的比例的政策。例如,汇率调整、关税调整、出口补贴政策以及进口配额制度等都属于支出转换政策。但狭义的支出转换政策专指汇率政策。
米德认为,在许多情况下,单独使用支出调整政策或支出转换政策不可能同时实现开放经济体的内外两种均衡。此即所谓的米德冲突。
支出调整政策的作用与局限如下表所示:
顺差国 | 逆差国 | 可能的政策选择 | ||
为了实现外部均衡 | 为了实现内部均衡 | 政策效果 | ||
经济衰退 | 经济衰退 | 顺差国扩张(以刺激进 口):逆差国收缩(以抑 制进口); | 顺差国扩张(以刺激就 业);逆差围扩张; | 顺差国无(米德)冲 突;逆差同有(米德) 冲突; |
衰退 | 通胀 | 顺差国扩张;逆差国紧 缩; | 顺差国扩张;逆差国紧 缩; | 顺差围无(米德)冲 突;逆差围无(米德) 冲突; |
通胀 | 衰退 | 顺差国扩张;逆差围收 缩; | 顺差国紧缩;逆差国扩 张; | 顺差国存在冲突;逆差 圄存在冲突; |
通胀 | 通胀 | 顺差国扩张;逆差围收 缩; | 顺差同紧缩;逆差国收缩 | 顺差国存在冲突;逆差 国无(米德)冲突; |
顺差国 | 逆差国 | 可能的政策选择 | ||
为了实现外部均衡 | 为了实现内部均衡 | 政策效果 | ||
衰退 | 衰退 | 顺差国货币升值;逆差国 货币贬值; | 顺差国货币贬值;逆差国 货币贬值; | 顺差国存在冲突;逆差 国无(米德)冲突; |
衰退 | 通胀 | 顺差国货币升值;逆差国 货币贬值; | 顺差国货币贬值;逆差围 货币升值; | 顺差国存在冲突;逆差 国存在冲突; |
通胀 | 衰退 | 顺差国货币升值;逆差国 货币贬值; | 顺差国货币升值;逆差国 货币贬值; | 顺差国无(米德)冲 突;逆差国无(米德) 冲突; |
通胀 | 通胀 | 顺差国货币升值;逆差国 货币贬值; | 顺差国货币升值;逆差国 货币升值; | 顺差国无(米德)冲 突;逆差国存在冲突; |
就本题来说,由于该经济体正处于通货膨胀和国际收支逆差的状况,所以尽管其支出调整政策无(米德)冲突,但支出转换政策存在(米德)冲突。根据米德的观点,应该同时使用这两种政策才有可能同时实现陔经济体的内外均衡。即实施紧缩的财政货币政策以解决通货膨胀问题,实现内部的均衡;同时促使本币贬值,以增加出口,减少进口,实现外部的均衡。可见,本题应选择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