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09年4月6日,《中 * *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简称《意见》)正式公布,某校高三(1)班的同学们结合搜集到的信息,以“我看新医改”为主题展开了探究活动。

新目标,新理念 同学们了解到,当前老百姓对看病就医问题有个形象的比喻:“救护车一响,一头猪白养;卫生院一住,一年工白出。”针对这一状况,《意见》提出了“有效减轻居民就医费用负担,切实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近期目标,以及“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的长远目标。

同学们认识到,医改不是一蹴而就的,医疗问题也绝对不仅仅是国家一方面能够解决的,必须树立国家、集体和个人共同承担的理念。

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说明推进医改为什么要树立正确的目标和理念。(14分)

新发展,新疑问 未来3年,为支持医改五项重点改革,各级政府需要投入8500亿元。这是新增加的一笔巨大的投入。政府投入这么多资金,这些钱能否花在老百姓的头上,能否让老百姓受益,是人们最为关心的问题。患者对医生的不满,几乎已经变成一种普通现象,根源无非是总认为医生面对自己的时候,看的是自己的钱包而不是自己的病,抑或医生态度冷淡、诊断治疗不积极等,然而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2)结合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如何推动新医改顺利进行。(12分)

答案

(1)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或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1分)

实践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或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1分)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树立正确的目标和理念,有利于推动新医改的顺利进行,改善民生,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3分)

(2)①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科学发展观教育人民,坚持以人为本,新医改

应该站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立场上。(3分)②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是思想道德建设,医生在提高医术的同时应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患者也应该不断增强公民道德意识。(3分)

③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公民都应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和医疗环境。(3分)

填空题
多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