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施工单位承接了长96km的平原二级公路路面施工,路面采用C30水泥混凝土路面。土路肩结构示意图放大,如下图所示。为控制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质量和工期,施工单位计划在面层施工中采用工程质量最高、施工速度最快、装备最现代化的成熟水泥混凝土路面摊铺技术。该技术要求沿全线布设配电线路。配电线路包括室外线路和室内线路。室内线路采用电缆明敷设,室外线路绝缘导线架空敷设。项目部安全员在对室外线路架设工作的检查中发现:事件1:室外架空线路由导线、绝缘子、横担及电杆等组成。室外架空线路采用截面积为16mm2的绝缘铜线,其中有一段采用了截面积为16mm2的绝缘铝线(长度200m)。事件2:架空线路充分利用沿途的树木架设,在无法利用树木架设时,埋设了专用电杆。事件3:一般电杆埋设深度采用电杆长度的1/10,在松软地质处加大了埋设深度或采用卡盘等加固。事件4:跨越机动车道的成杆采用单横担双绝缘子;15°~45°的转角杆采用双横担双绝缘子;45°以上的转角杆采用十字横担。
路面、路肩施工完成后,施工单位进行了柱式轮廓标施工。轮廓标的实测检验项目为:柱式轮廓标尺寸、安装角度、反射器外形尺寸(△)。
1.室外线路除了背景中的敷设方式之外,还有哪些敷设方式?
2.逐条判断室外线路架设四个事件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3.写出背景中采用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摊铺技术的名称。面层摊铺中,缩缝传力杆塑料套管应采用什么装置插入?
4.背景中,土路肩的施工应该采用什么方法?
5.写出柱式轮廓标实测检验项目的漏项。
6.实测检验项目中,带有"△"符号标识的项目代表什么含义?
参考答案:
1.还有绝缘电缆埋地敷设和电缆线架空明敷设两种方式。
2.事件1:错误。采用绝缘铝线时,截面积必须大于16mm2。事件2:错误。严禁利用沿途树木架设室外线路,必须采用专用电杆。事件3:错误。一般电杆埋设深度应采用电杆长度的1/10加0.6m。事件4:正确。
3.滑模摊铺技术。采用滑模摊铺传力杆自动插入装置(DBI)。
4.培土路肩方法。
5.反射器中心高度、光度性能(△)。
6.表示:是涉及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重要实测项目,是关键项目。
解析:
本案例第1问主要考查施工现场配电线路的敷设方式,施工现场的配电线路包括室外线路和室内线路。室内线路通常有绝缘导线和电缆的明敷设和暗敷设,室外线路主要有绝缘导线架空敷设和绝缘电缆埋地敷设两种,也有电缆线架空明敷设的。
本案例第2问主要考查施工现场配电线路的安全技术要点。其部分内容如下:(1)室外架空线路由导线、绝缘子、横担及电杆等组成。室外架空线路必须采用绝缘铜线或绝缘铝线,铝线的截面积大于16mm2,铜线的截面积大于10mm2。(2)架空线路严禁架设在树木、脚手架及其他非专用电杆上,且严禁成束架设;在临近输电线路的建筑物上作业时,不能随便往下扔金属类杂物;更不能触摸、拉动电线或电线接触钢丝和电杆的拉线。(3)电杆埋设深度宜为杆长的1/10加0.6m。但在松软地质处应加大埋设深度或采用卡盘等加固。跨越机动车道的成杆应采用单横担双绝缘子;15°~45°的转角杆应采用双横担双绝缘子;45°以上的转角杆应采用十字横担;直线杆采用针式绝缘子,耐张杆采用蝶式绝缘子。
本案例第3问主要考查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水泥混凝土面层铺筑的技术方法有小型机具铺筑、滑模机械铺筑、轨道摊铺机铺筑、三辊轴机组铺筑和碾压混凝土五种方法。其中,自动化程度较高的两种是轨道摊铺机铺筑和滑模机械铺筑。滑模摊铺技术在我国自1991年开始,经过多年推广应用,已经成为我国在高等级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中广泛采用的工程质量最高、施工速度最快、装备最现代化的高新成熟技术。缩缝传力杆的施工方法可采用前置钢筋支架法或传力杆插入装置(DBI)法。
本案例第4问主要考查土路肩施工方法。对填方路段来说,采用培路肩的方法施工既经济又简便,土路肩通常随着路面缝构层的铺筑,相应地分层培筑,可以先培也可以后培,各有利弊。先培路肩的优点是,已培好的路肩在结构层碾压时起支撑作用,可以减轻或避免结构层侧移影响边缘的厚度和平整度。先培路肩的缺点是,横断面上易形成一个三角区。
本案例第5问主要考查轮廓标实测项目。轮廓标的实测项目:柱式轮廓标尺寸、安装角度、反射器中,心高度、反射器外形尺寸(△)、光度性能(△)。
本案例第6问主要考查分项工程质量检验实测项目。涉及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重要实测项目为关键项目(分项工程中对安全、卫生、环境保护和公众利益起决定性作用的实测项目,在叙述中以"△"标识),其合格率不得低于90%(属于工厂加工制造的交通工程安全设施及桥梁金属构件不低于95%,机电工程为100%),且检测值不得超过规定极值,否则必须进行返工处理。分项工程中,除关键项目以外的实测项目为一般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