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我国历届五年规划的经济增长目标和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目标”

注:当前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与此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趋势还未得到根本扭转,特别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区域间居民收入差距、行业间收入差距日趋明显。

(1)概括材料一所包含的经济信息。(4分)

材料二 在改革开放之初,中 * * 提出要优先强调效率;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方针政策;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党的十七大强调,“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再分配则更加注重公平”。“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是十八大报告提出的一项基本要求,这是对新世纪新阶段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深刻总结和检验,将有利于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

(2)结合材料二,运用认识对实践依赖性的相关知识,分析党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认识过程。(10分)

材料三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公平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从而为提高效率奠定基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应该大力发展生产力,在不放松效率的前提下,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逐步缩小收入差距,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

(3)结合材料一、二、三,评析“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的正确性。(10分)

材料四  2013年3月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共收到代表提出议案400多件,为近20年来数量最少,但总体质量较高,展现了新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的良好素质和依法履职能力。“改善民生”仍然成为代表提案最关注的问题,特别是“三农”、就业和社会保障等问题,成为代表议论的焦点。“为老百姓说话”继续成为许多人大代表恪守的一条重要原则。

(4)人大代表为什么要为老百姓说话?(4分)假如你是人大代表,怎样做才能更好地为老百姓说话?(4分)

答案

(1)①“九五”到“十一五”规划,我国GDP和居民收入的目标都在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总体达到小康;但居民收入的增速明显低于经济增长速度,收入分配差距扩大。(2分)

②“十二五”规划的发展目标则是经济增速与居民收入增速同步,体现了更加重视改善民生,意味着我国将更加努力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2分)

(2)①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依赖于实践。(2分)

②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认识,源于实践的需要,顺应了实现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3分)

③党在实践基础上对社会公平正义认识的深化,将有利于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体现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和目的。(3分)

④这些认识也将继续得到实践的检验,将有利于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说明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2分)

(3)①这样做体现了在分配中逐步缩小收入差距,更注重社会公平。(2分)

②当前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趋势还未得到根本扭转,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2分)公平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为提高效率奠定基础,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1分)

③国家必须通过宏观调控,努力实现社会公平(1分)。第一、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2分);第二、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2分)。(答案③的两个要点,如果考生答不出或不全,以下具体做法中答出任何一点均可给1分;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充实完善强农惠农政策体系,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强化税收调节,实现公平;完善企业管理层薪酬制度,规范垄断行业收入,促进收入分配结构合理化;逐步提高扶贫标准,不断提高农民和城镇低收入者的收入;等等。)

(4)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2分);人大代表来自人民,由人民选举,受人民监督,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2分)。

②明确自己作为人大代表的职责,树立“为老百姓说话”的责任感;深入群众,密切联系群众,了解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充实“为老百姓说话”的内容;通过审议、表决议案,向人大提出议案,向政府等机关的工作提出质询等,用多种形式“为老百姓说话”;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自觉接受人民监督,提高“为老百姓说话”的能力。

(评分说明:答案②的每个要点2分,只要考生答出其中2个即可给满分4分)

题目分析:该题以“调整收入分配,促进社会收入分配公平”中心,从我国当前的收入实际情况,回顾了我国对收入分配公平的探索过程,到中 * * 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形成的文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考查。具体的材料呈现采用了图示和文字材料相结合的方式,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运用学科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一小题中有两小问。第一小问要求学生通过对图示中相关要素的对比分析,能够对图示中各要素的变化所包含的信息进行准确、完整的描述。图表题要先看表头,再看具体的图示内容,做到两找:纵向找规律,横向找差距。本题中从我国历届五年规划的经济增长目标和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目标,我国GDP、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持续增长,这是规律;但是增长的情况有所差别,这是横向的差距。其中的注更指出了问题所在,所以,如果能够按照这样的思路进行思考,解答本问就很容易了。

第二小题设问切口较小,要求运用“认识对实践的依赖性”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党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认识过程。其实就是运用“实践决定认识”的知识来进行说明。考生可以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唯一的检验标准、目的四个方面,结合材料进行说明即可。

第三小题让考生评析“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的正确性,其实就是在说明谈谈你的认识。考生可以先把它转化成原因类的题。设问要求结合材料一二三,这个很重要,给出了寻找原因的方向。首先是现实的要求,其次是这样做的好处;当然评析类和原因类是有所区别的,那就是如果应该怎样做,有话可说的话,也必须写上。所以最后这个要点很容易被考生忽略。

第四小题有两问,学生在回答第一小问时,可以围绕主体进行。一个是老百姓,一个是人大代表。为老百姓说话,是由国家的性质决定的,然后人大代表是由人民产生的,要对人民负责;第二小问回答时:按照行使好权利、履行好义务和不断提升素质才能做得到的角度进行组织答案即可。

多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