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按照国际一般标准,0.4以上的基尼系数表示收入差距较大,即0.4是国际公认警戒线。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从2003年到2012年我国基尼系数,十年均超越国际0.4警戒线。对上述材料的正确认识有

①我国应更充分的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②收入差距过于悬殊的社会主要矛盾影响了和谐社会的构建

③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应成为我国主体的分配制度

④收入差距过大背离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

⑤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将会影响我国扩大消费需求的目标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④⑤

答案

答案:D

题目分析:我国十年均超越国际0.4警戒线,表示我国十年来收入差距较大,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共同富裕的根本目标相背离,④正确;社会总体消费水平和人们的收入差距有关系,收入差距越大,社会总体消费水平越低,⑤正确;收入差距拉大,应发挥国家宏观调控的作用,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和缺陷,①错误;收入差距过大和收入差距过于悬殊有本质的区别,②错误;我国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制度,③错误。该题选D。

单项选择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理解·探究

       我曾到过许多国内的著名湖泊,几乎每一个湖都隐匿着一段神奇,然而,青海湖却是属于那种“一生必游”的少数几个地方。最后一次去青海湖,记不得是多少年前了,只隐约记得是在春季,一个明亮的傍晚。那一次,青海湖实实地把我震撼了。

       车抵青海湖畔,眼前陡然空阔起来。举头凝视,远处天地间现出一带青蓝的颜色,近了,水天一色,天水相连。天呀,这世界上竞有这蓝得叫人心颤的浩淼之水!我怯怯地抬头回顾,那湛蓝的湖面,平静而飘逸地划下一条波动的曲线,我怔怔地望着,痴痴地想着,细细感受这片美极了的湖水。在茫茫大漠的夕照中,这片凄寒、苍凉、浩瀚的湖水,一派辽阔,它从骨子里透着强悍和雍容大度,很让人觉得深厚与凝重,也很让人容易忘记这是一片平实可亲,可掬可捧的水。我静静地看着这片能使尘烟扫空、宿耻消除的洗心之水,从内心深处强烈地领受这水的魅力。或许,人对自然的亲近,是与生俱来的,对水的痴迷,却是从骨子里透出的。我想,游历一次青海湖,便是一次修身养性。

       信步走在草坡上,微风从我身后①           地吹来,让人无限惬意。不远处,有几头牛在柔和的晚照中 ②           地吃草,我走近时,它们③           地向旁边躲开。西边的天空,现出几道宽宽的金色,晚霞如漂浮的金山一样,熠熠生光。湖岸边,是大片大片明黄色的油菜花。金灿灿的煞是好看,斑斑驳驳的阳光,将原本鲜明的颜色染得更加绚丽。抬眼,一带远山,在云影中透着朦胧的深蓝。蓦然回首,一道青色山脊,隐隐可见。半山腰上,点点白花,是放牧的绵羊。山脚下的河谷草地上,马儿和花白奶牛静静地吃着草。东方天空,现出一道淡蓝的天光。在这里,光与影以最畅直的线条流泻着分割,金黄、蔚蓝和青绿,此时都纯净得毫无斑驳。这分明是一幅好看的、充满灵动的、牧歌式的油画。

       完全不必担心今晚的栖宿,西天的彩霞还十分灿烂。

1.解释下列词语,并给加横线字注音。

     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熠生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时有一句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你能从第二段中找到与后半句意思相同的

     句子吗?请用横线画出来。

3.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①( ) A.轻柔 B.缓缓 C.偷偷             ②( ) A.慢慢 B.快速 C.悠闲

     ③( ) A.迅速 B.从容 C.灵巧

4.下面几句话分别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①它从骨子里透着强悍和雍容大度,很让人觉得深厚与凝重。 (           ) 

     ②这分明是一幅好看的、充满灵动的、牧歌式的油画。 (           )

5.第二段中作者说:“我怯怯地抬头回顾,那湛蓝的湖面,平静而飘逸地划下一条波动的曲线”,你如

     何理解“怯怯”在句中的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