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与问答题(20分)
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从经济、政治到思想文化进行一系列探索,结合下列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李鸿章
材料二: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过低估计的……因为他们没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
――人民网
材料三: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李鸿章等人的探索,在近代被称为什么?其主要内容是什么?(10分)
(2)指出材料二中“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事件的性质?这一事件在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3)材料三的德、赛两先生分别指什么?(2分)回顾这场思想运动,你觉得我们应对西方文化持什么态度?(1分)
(4)根据材料,我们可以看出近代中国在向西方学习上呈现出什么特点?(3分)
(1)洋务运动(2分)
内容:①创办近代军事工业②创办近代民用工业③筹建近代海军④创办新式学堂(8分,各2分)
(2)资产阶级革命;(2分)使民主共和国观念深入人心。(2分)
(3)民主、科学(2分)吸取精华,去其糟粕(言之成理即可)(1分)
(4)从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到学习政治制度,再到学习思想文化(3分)
题目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认识,解题思路如下:
(1)要求学生回答李鸿章等人的探索的名称以及内容,根据所学知识知道,洋务派学习西方先进军事技术,发起了洋务运动,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是①创办近代军事工业②创办近代民用工业③筹建近代海军④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等。
(2)要求学生回答材料二中的事件性质以及影响,分析材料二的信息“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过低估计的”可知这次运动是辛亥革命,其性质是资产阶级革命运动,辛亥革命的影响是建立了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3)要求学生回答材料三中的“德先生”和“赛先生”指什么以及对学习西方的态度,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指民主和科学,在学习西方文化上,我们的态度应该是吸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4)要求学生回答在学习西方上的特点,根据以上学习西方的特点分析可知,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经历了先学习西方的先进军事技术(洋务运动),再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最后在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新文化运动)。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识记,归纳和分析能力,本题考察学生能力较多,学生既要对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历史事件熟悉,又要对这些历史事件进行归纳整合,最后得出一个综合性的认识,希望同学们以后的学习多注意这方面的训练和能力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