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一份问卷的封面如下:

根据封面信的写作要求,此封面信缺少的内容是()。

A.调查者的身份

B.调查目的

C.被调查者来源

D.调查伦理

答案

参考答案:A

解析:

封面信是研究者致被调查者的短信,旨在说明研究者身份、研究的目的和内容、对象选择方法、保密原则,并署明研究机构。封面信位于标题之后,要素明确,语言精练。

改错题

(7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公元前356年,秦国任用商鞅变法)商鞅变法明确规定:“僇(lù)力本业(努力搞好农业) ,耕绢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摇役)。”……极大地调动了民众务农和作战的积极性。

——刘玉峰《商鞅变法农战政策和抑商政策之得失》

材料二 列宁认为,对落后的国家来讲,农民是社会各种力量中“决定性的因素”,处理好与农民的关系对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至关重要。在解决战时 * * 主义的危机时,列宁指出:“现在最迫切的就是采取那种能够立刻提高农民经济生产力的办法。”

——《青海社会科学》2005 年第2期     

曾长秋、王千慧的相关文章       

材料三  (1978年)在邓 * * 同志的支持下,在全国率先椎行了农村改革,人民公社体制解体,在农村普遍推行以大包干为主的家庭联产承包为基础的双层经营体制,农民又重新取得对土地的承包经营权即使用权……农民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王郁昭《家庭承包经营与农业现代化》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指出商鞅采取什么措施调动了农民务农的积极性。(1分)

(2) 根据材料二,说明列宁对农民问题的认识。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了解决战时 * * 主义的危机,苏俄在1921年采取了什么措施。(2分)

(3) 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在我国率先实行农村改革的地区。根据材料三,回答为什么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能使农民的积极性空前高涨。(2分)

(4) 以上材料使你有何感悟?(2分)

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