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城市的“空心”现象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些国家的大城市中心区人口开始向郊区移动,在城市周围形成新城或卫星城,并将城市文化和产业等带到郊区,在郊区构建了许多超级市场、高级住宅、大型停车场,且在老城区和新城区或卫星城之间迅速发展高速公路和地铁等交通运输,整个都市区人口出现负增长。
材料2:部分国家城市化及其经济发展情况统计图(图甲)和部分国家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百分比统计图(图乙)。
(1)材料1中叙述的现象主要发生在图甲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国家,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________,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图乙中①②③④四条曲线代表中国、英国、日本、美国四个国家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属于美国的曲线是_______,属于日本的曲线是______。
(3)由图甲和图乙可知,城市化水平可以体现________________水平。
(1)英国 美国 日本 逆城市化 城区人口密集、地价上涨、就业困难、环境恶化,生活质量下降;郊区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为人们提供了便利的服务;交通和通信的现代化缩短了城市与郊区之间的时间距离。
(2)③ ②
(3)社会经济发展
(1)根据材料一的叙述:该地城市发展出现逆城市化现象,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甲图中英国、美国、日本属于发达国家,产生逆城市化的主要原因有城区人口密集、地价上涨、就业困难、环境恶化,生活质量下降;郊区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为人们提供了便利的服务;交通和通信的现代化缩短了城市与郊区之间的时间距离。
(2)中国城市化水平低,所以①为中国,英国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所以④为英国;日本城市化较美国起步晚,所以②是日本,③为美国。
(3)城市化水平可以体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是经济发展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