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改错题

近代化也叫现代化,以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为主要标志。在中国近代,近代化也就是工业化和与工业化相伴随着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实现社会的转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11分)

材料一: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洋机器于耕织、刷印、陶埴(zhí)诸器皆能制造,有裨民生日用,原不专为军火而设。(右图为江南制造总局)

材料二:在民族危机日趋深重和康有为屡次上书警世之下,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这一年是农历戊戌年,史称“戊戌变法”。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三:“百日维新”和义和团的失败清楚地表明,试图通过自上而下的改良来使中国现代化是无效的。唯一办法是从下面进行革命;1911年爆发这一革命,它最终推翻了清王朝,以共和政体来取代。

——摘自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要拥护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洁、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陈独秀

请阅读材料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什么重大事件?此事件的目的是什么?(3分)

(2)材料二中所提的戊戌变法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2分)

(3)材料三中革命具体指的是?材料四中的“德、赛两先生”是指什么?为宣传“德、赛两先生”,发起什么运动?(3分)

(4)根据四则材料,说说在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中,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发生了什么变化? (3分)

答案

(1)洋务运动;自强和求富或维护清朝统治(3分)

(2)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变法图强的社会呼声日益高涨。(2分)

(3)辛亥革命。民主和科学。新文化运动。(3分)

(4)由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题目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近代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的历程的认识和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分析解答如下:

(1)材料一要求学生回答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的什么重大事件以及目的,分析材料一可知,这个历史事件是洋务运动;目的是自强和求富或维护清朝统治。

(2)要求学生回答材料二中戊戌变法的作用,实际上是要求学生回答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变法图强的社会呼声日益高涨。

(3)要求学生分析材料二,找出有效信息,从材料中的“1911年爆发这一革命,它最终推翻了清王朝,以共和政体来取代”判断这是辛亥革命,材料四中的“德先生和赛先生”是指民主和科学,为宣传“德先生和赛先生”发起了新文化运动。

(4)要求学生简述中国学习西方的历程,理解分析材料可知,近代学习西方经历了:向西方学习技术——向西方学习制度—向西方学习思想的历程。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识记和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解答材料题,要按照先看问题,然后带着问题读材料,从材料中找出有效信息,最后结合所学知识总结归纳答案,答案要求条理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

问答题 简答题
判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