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改错题

(12分)综合探究:自鸦片战争以来,为实现国家独立富强的中国梦,中 * * 的仁人志士从理论和革命实践两个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鸿章以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筹办夷务始末》

(1)李鸿章所说的“外国利器”主要是指什么?为学习外国“利器”他所创办的近代军工企业是什么?李鸿章的“富强梦”破灭的标志是什么?(3分)

材料二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利,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利,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利,故要社会革命。这三样有一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达到了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中国当成为至完美的国家。

——《孙中山全集》

(2)孙中山在上述材料中表述的革命理想被概括为什么?辛亥革命最为突出的历史功绩是什么?为什么说孙中山的革命理想在当时没有完全实现?(3分)

材料三 近一个世纪以来,我国先后发生三次伟大革命……第三次革命是我们党领导的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引领中国人民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广阔道路,迎来中 * * 伟大复兴光明前景。

——《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3)“我们党领导的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开始于哪一年?以什么事件作为突出的标志?20世纪80年代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3分)

(4)邓 * * 曾说过:“办一个特区。过去陕甘宁边区就是特区嘛!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下图四个经济特区,哪个是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填写代号,1分)

(5)1992年召开的中共十四大作出了怎样的重大政治决定?(1分)

材料四 习 * * 指出,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

梦,我以为,实现中 * * 伟大复兴,就是中 * * 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新华时政》2012年11月30日

(6)从洋务运动、辛亥革命到改革开放,为实现中 * * 的伟大复兴,我们走过了艰难曲折的道路。综合上述四则材料你得到了什么启示?(1分)

答案

(1)船坚炮利(或轮船、兵器)。(1分)

江南制造总局。(1分)

甲午中日战争战败。(1分)

(2)三民主义(或民族、民权、民生)。(1分)

推翻清王朝,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或封建帝制)。(1分)

没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任意写一点即得1分)

(3)1978年。(1分)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分)

建立和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分)

(4)B (1分、)

(5)充分肯定了邓 * * 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作出了历史性的重大贡献。决定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方针。

(任意写出一点,即得1分)

(6)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符合本国的具体国情等。言之成理即可(1分)

特别说明:考生所答的历史专用名词、历史人名、历史地名、朝代名称等,如出现错别字,皆以错误判定,不予给分。

本题考查的中国的近代化进程,(1)材料一涉及的是洋务运动,根据课本所学答出(2)考查的是孙中山的辛亥革命,包括意义等(3)考查的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及其农村中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4)考查的是对外开放,要求学生将知识点落实在地图上(5)考查的是中共十四大的内容,根据课本做出(6)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合理即可。本题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难度适中。

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