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填空题

小强利用图所示的装置来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通过实验,他发现蜡烛离透镜越远,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越______(填“大”或“小”).当把蜡烛向凸透镜靠近时,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______凸透镜(填“靠近”或“远离”),此时在光屏上已成清晰的像是______的(填“倒立”或“正立”).实验中,屏上已成清晰的像,此时固定蜡烛,将透镜换成一个焦距稍小一点的凸透镜实验,则屏需向______(填“左”或“右”)移动才能成清晰的像,此刻的像比换镜前变______(填“大”或“小”).

答案

根据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判断物体成像的大小、虚实以及正立或倒立情况,物体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物体成像应在二倍焦距以外,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成像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也就是说,物体远离透镜过程中(即物距逐渐增大),像距逐渐缩小,所成的像也逐渐缩小,反之增大,接收像的光屏的位置也要相应的变化;

当固定蜡烛,将透镜换成一个焦距稍小一点的凸透镜进行实验时,凸透镜对光线的折射能力增强,成像位置左移,像距变短,像变小.

故答案为:小;远离;倒立;左;小.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南方号桂海,秦取百粤,号日桂林。桂之所产,古以名地。今桂产于钦,宾二州,蜀亦有桂。桂之用于药,尚,矣,枝能发散,肉能补益,二用不同。桂性酷烈,易以发生,古圣人其知之矣。桂枝者,发达之气也,质薄而味稍轻,故伤寒汤饮,必用桂枝发散。肉桂者,温厚之气也,质厚而味沉芳,故补益圆散,多用肉桂。今医家谓桂年深则皮愈薄,必以薄桂为良,是大不然,桂木年深愈厚耳,未见其薄也。以医家薄桂之谬,考于古方桂枝肉桂之分,斯大异矣。又有桂心者,峻补药所用也。始剥厚桂,以利竹棬曲,刮取贴木多液之处,状如经带,味最沉烈,于补益尤有功。桂开花如海棠,色淡而葩小,结子如小橡子,取未放之菜干之,是为桂花,宛类茱萸,药物之所缓,而食品之所须也。种桂五年乃可剥,眷二月、秋八月,木液所剥之时也。桂叶比木樨叶稍大,背有直脉三道,如古圭制然,因知古人制字为不苟云

1.写出以下加粗词在句中的意思。

(1)取未放之藁之(     )

(2)固知古人制字为不云(     )

2.加粗部分介绍桂叶运用了说明方法,其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全文,概括桂的功用。(不超过12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以画横线的句子为例,简要说明本文科学性和文学性相结合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