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不断寻求救国之路,进行着民主革命的伟大实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李鸿章
材料二 1898年,康有为向光绪帝建议:“大抵欧美以三百年而造成治体,日本效欧美,以三十年而摹成治体。若以中国之广土众民,近采(采纳)日本……十年而霸图定矣。”但维新变法仅历时103天就失败了。
材料三 毛 * * 说:“为什么我们要上井冈山呢?……我们要实现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就举起了反帝反封建的大旗。可是这旗帜不许我们在城内插,我们就只好到山顶上去插,永不放下。”在中 * * 党的领导下,中国最终取得了民主革命的胜利。
(1)根据材料一回答,李鸿章等人的探索被称为什么?他们在前后期的口号有何不同?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戊戌变法的起因。康有为主张效仿的国家是哪一个?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什么?维新变法失败后,甘愿为变法流血牺牲以唤醒国人的“壮士”是谁?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毛 * * 为什么要上井冈山。他找到了一条怎样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4)以上三则材料体现了什么历史结论?
(1)洋务运动(1分);前期口号是自强,后期口号是求富。(2分)
(2)甲午战争中国失败,签订《马关条约》。(1分)日本。(1分)公车上书(1分);谭嗣同(1分)
(3)敌人力量薄弱。(1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 * * 的革命道路。(2分)
(4)在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只有中 * * 党才能救中国。(2分)
题目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近代中国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认识,解答如下:
(1)材料一的出处是“李鸿章”,材料一中的信息“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是李鸿章等开展了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旗号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后期一求富为旗号创办了一批近代民用工业。
(2)根据所学知识,甲午战争中国战败,被迫和日本签订《马关条约》,成为戊戌变法运动的背景,维新派主张君主立宪,仿效的是日本,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戊戌变法失败,谭嗣同说,自古以来无为变法流血者,如果有自嗣同开始。
(3)材料三中的关键信息是“可是这旗帜不许我们在城内插,我们就只好到山顶上去插,永不放下。”结合所学知识,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失败,农场敌人统治力量薄弱,毛 * *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立开创了一条农场包围城市,武装夺取 * * 的道路。
(4)从上述三则材料看,前两则材料一是地主阶级的救国,一是资产阶级的救国,两次运动失败说明,在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行不通,只有 * * 党才能救中国。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既考察学生对历史问题的史记能力,又考察学生对历史问题的分析,理解和归纳能力,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在中国,地主阶级不能救国,资产阶级也不能救国,只有在 * * 党的领导下走新民主义革命才能救国,解答这类题,要依赖于学生平时对历史知识的积累和对历史知识的归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