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分)实现中 * * 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最伟大的“中国梦”。
材料一 “中国梦”是民族的梦,更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每个人都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命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等等。
国内生产 总值 (亿元) | 农村居民人 均纯收人增 长率(%) | 城镇居民人均纯收人增长率(%) | 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 (%) | 农村居民恩 格尔系数(%) | 城镇人均住房面积 (㎡) | |
2008年 | 314045 | 8.0 | 8.4 | 37.9 | 43.7 | 28.6 |
2009年 | 340903 | 8.5 | 9.8 | 36.5 | 41 | 28.9 |
2010年 | 401513 | 10.9 | 7。8 | 35.7 | 41.1 | 29.4 |
2011年 | 473104 | 11.4 | 8.4 | 36.3 | 40.4 | 29.6 |
2012年 | 519322 | 10.7 | 9.6 | 37.1 | 4O.8 | 30.1 |
材料二 一个伟大的民族当有伟大的梦想,伟大的梦想召唤伟大的力量。从新中国成立“站起来”,到改革开放“富起来”,再到新世纪“强起来”,每一个进程,每一步跨越,无不闪耀着民族的梦想之光、信念之火。中国梦的提出,反映了人民的期待,顺应了时代的要求,勾勒出民族复兴的梦想蓝图,必将对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2)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中国梦”对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何意义?(6分)
材料三 有人认为,“中国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因此,只要“个人梦”实现了,“中国梦”也就实现了。
(3)运用价值观的相关知识评析上述观点。(6分)
(1)上述图表表明,2008年至2012年,随着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和人均住房面积不断增加,恩格尔系数不断下降,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分)
①大力发展生产,增加居民收人,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2分)②不断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实现收入分配公平。(2分)③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市场就业机制。(2分)④充分发挥财政的作用,发展教育,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与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2分)
(2) ①“中国梦”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 必将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2分)②“中国梦”,作为团结中华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精神纽带,对增强中 * * 的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2分)③“中国梦”能够激发中 * * 的创造力,是激励每一个中华儿女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懈奋斗的精神动力。(2分)
(3) ①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离不开个人的劳动和奉献。中国梦的实现也离不开每个中国人实现个人梦想的努力和奋斗。因此,“中国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国家应当为每个人的梦想的实现提供条件。(2分)②但是“个人梦”并不完全等同于“中国梦”。只有在奉献社会中才能实现个人价值。个人的梦想只有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才有利于中国梦的实现,否则,可能阻碍中国梦的实现。(4分)
(评分说明:如果从其他角度回答且言之有理,如价值观的导向作用、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等,可酌情给分。)
题目分析:(1)第一小问是概述图表信息,根据表头、项目、数据信息进行概括。表头和项目信息反映的是08年到12年我国GDP、城乡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的变化。数据显示GDP、城乡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成增长趋势,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下降,回答时要突出他们之间的关系,即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第二小问,如何让每个中国人梦想成真,要根据材料中提到的中国梦的内容具体分析如何实现这些目标,包括收入、工作、教育、社会保障与基本医疗卫生保障。要提高居民收入,从根本上要大力发展经济,还要坚持和完善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注重公平;工作即就业,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等;教育、社会保障与基本医疗卫生保障等需要发挥财政的作用。(2)是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分析中国梦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意义。原理基本范围有了限定,这里关键是理解中国梦的性质,中国梦是一种精神,可以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增强中 * * 的凝聚力,激发中 * * 的创造力,从精神力量的作用上选择合适的原理进行回答。(3)是评析题,运用的是价值观的知识。对题目中的观点进行具体分析,可以从两个方面解读。中国梦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每个人梦想的实现,国家应该为个人梦想的实现提供条件;只要个人梦实现了,中国梦就实现了,这个说法是错误的。混淆了个人梦和中国梦,并指出个人要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才有助于中国梦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