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为测定某NaCl、Na2CO3固体混合物的组成,小明同学取16g该混合物样品放入烧杯中,称得烧杯及所盛固体混合物的总质量为98g,再把100g稀盐酸分四次平均分成四份依次加入盛有固体样品的烧杯中,每次都充分反应.实验数据如:

加入稀盐酸的次数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
烧杯及反应后混合物的总质量/g121.4144.8168.6193.6
请分析以上数据后计算:

(1)第一次加入稀盐酸充分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______g.

(2)该固体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3)根据实验数据,在右边的坐标纸上绘制出所加稀盐酸质量与生成气体质量关系的曲线(不要求写出计算过程,只画出曲线即可)

答案

(1)设: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X;

 Na2CO3+2HCl═2NaCl+H2O+CO2

  106                   44

16g×X                  4.4g           

列比例求出X=66.25%     

(2)每25g的稀盐酸与足量的样品反应生成二氧化碳1.6g,生成4.4g的二氧化碳所需稀盐酸的质量为Y;

列比例:1.6g/25g=4.4g/Y

解得Y=68.8g    

(3)如图红线所示:根据计算68.8g的稀盐酸与碳酸钠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g的二氧化碳,当加入稀盐酸超过68.8g后,碳酸钠已经完全反应,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不再变化.

故答案为:(1)1.6g

(2)66.25%

(3)见图红线部分.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文章,然后完成问题。

低碳生活处处可为

冯云

  ①面对环境的恶化,科学家都鼓励人们过低碳生活。那么,什么是低碳生活呢?

  ②低碳生活涉及碳足迹,碳足迹表示一个人或者一个团体的碳耗费量,是测量某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因每日消耗能源而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对环境影响的一种指标。第一碳足迹是因使用化石能源而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比如一个经常坐飞机出行的人会有较多的第一碳足迹,因为飞机飞行会消耗大量燃油,排放出大量二氧化碳。第二碳足迹是因使用各种产品而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比如消费一瓶普通的瓶装水,会因它的生产和运输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而带来第二碳足迹。碳足迹越大,说明你对全球变暖所要负的责任越大。碳足迹越小,说明你对环境的保护做出的贡献越大。

  ③就个人而言,每个人可以从自我做起,从生活中的细节做起,尽量减低碳足迹,选择低碳生活。例如,少开一天车,少吃一顿肉食大餐,少用一次性筷子,少开一盏灯等等,都可以减少碳足迹;甚至用餐做菜时选择烹饪方式也可以减少碳足迹。以土豆为例,用烤箱烘烤土豆产生的二氧化碳比用锅煮的要多,而用锅煮产生的二氧化碳又比微波炉做产生的多。所以,用微波炉做土豆就是一种更好的低碳生活

  ④另外,棉布衣服与化纤衣服,爬楼梯与坐电梯,走路与开车等等,都是前者是低碳生活,后者是高碳生活。生产化纤衣服要消费更多的石油和能源,排放更多的二氧化碳,所以应当选择棉布衣服。在家居用电上,使用风电或水电等清洁能源产生的碳排放会比使用热电低。在交通出行方面,小排放量汽车在同距离时碳排放量较少,应大力推广小排量节能环保型汽车。

  ⑤尽管低碳生活值得提倡,但是,由于工作需要或其他原因,人们不时会进入高碳生活。这时就应当对自己的高碳生活进行补偿。这种补偿就是所谓的碳中和。这种补偿就是碳中和。碳中和指的是,人们可以计算自己日常活动(生产)直接或间接制造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如果过高,则可以通过植树等方式把这些排放量吸收掉,或者计算抵消这些二氧化碳所需的经济成本,然后个人付款给专门企业或机构,由他们通过植树或其他环保项目抵消大气中相应的二氧化碳量,以达到降低温室效应的目的。可以说,碳中和就是人们对自己高碳生活的补偿。

  ⑥因此,人类的低碳生活处处可为。(摘自《百科知识》,2009年第12期,有删改)

1.本文围绕“低碳生活处处可为”谈了哪几个方面?请简要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产化纤衣服要消费更多的石油和能源,排放更多的二氧化碳”一句中为什么连用两个“更多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③段画线部分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全文看,文章主要内容是介绍“低碳生活”,但为什么还要谈“高碳生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