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堰塞湖,不期而至的湖泊》一文,完成问题。(17分)

①史载:1933年2月25日四川茂县叠溪地区突然发生里氏7.5级地震,顷刻间,叠溪四周峰塌坡裂,岷江三处水流受阻,水位疾升300余米,形成11个海子。其后,一个海子突然决口,沿岸村寨全被吞噬。这里的“海子”就是堰塞湖。

②堰塞湖是河道因山崩、地震、滑坡、冰碛(qì)物、泥石流或火山熔岩阻塞而成的湖泊。藏东南峡谷地区八宿县的然乌错(“错”,藏语“湖”的意思)是暴雨引起山崩堵塞河谷形成的堰塞湖,波密县的古乡错是冰川泥石流堵塞而形成的堰塞湖,黑龙江的五大连池和镜泊湖都是火山喷发而形成的熔岩堰塞湖。最新的堰塞湖则是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中形成的。

③九寨沟的自然风光就是由许多堰塞湖所构成的,这种地质地貌也是历史上的无数次地震自然形成的。造物主的鬼斧神工给人类带来了婀娜多姿的自然美景,也带来了难以预料的灾难。稳定的堰塞湖对人类一般不会构成威胁,而不稳定的堰塞湖则后患无穷。这是因为堰塞湖表面看起来风平浪静,但水深几乎都在百米以上,加之堰塞湖的堵塞物会因冲刷、侵蚀、溶解而崩塌。一旦崩塌,高悬的湖水就会奔腾而下,不要说洪水会将下游淹没,就是在水流到达之前的空气压缩波就足以将所有的建筑物摧毁。

④历史上很多堰塞湖形成后是要溃决的。堰塞湖的溃坝分为瞬时全溃、瞬时部分溃决、逐步溃决三种。相对来说,瞬时全溃危险性最大,而逐步溃决危险性最小。因此,准确判断堰塞湖的性质非常重要。如果堆积体以石灰岩为主则相对比较稳定,而以松散土为主相对容易溃决。只有在第一时间去堰塞湖现场,才能较准确地了解堆积体的情况,但往往产生堰塞湖的地方都是徒步难以到达现场的。运用我国开发的三维电子江河与遥感等先进技术,对堰塞湖形成前后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大体测定堆积体的体积、水体体积、汇流面积、可能溃坝的最大洪量及影响范围等。在此基础上,实施控制性泄洪。另外,在排险的同时,还必须及时利用遥感等多种手段进行监测和预警,开展堰塞湖风险评估分析,预测堰塞湖溃决时间及泛滥范围,从而制定下游危险区的临灾预案。

(根据《光明日报》、“中国百科网”、“世界科技报道网”等相关内容编写)

小题1:第①段叙述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3分)

                                                                                       

                                                                                       

小题2:第②段采用哪些说明方法,请概括本段说明内容。(4分)

                                                                                       

                                                                                       

小题3:第③段中说“不稳定的堰塞湖则后患无穷”,联系下文,具体说 说这种“不稳定”体现在哪些地方。(4分)

                                                                                       

                                                                                       

小题4:请说出第④段画线句子中“大体”一词的表达作用。(2分)

                                                                                       

小题5:阅读第④段,说说如何减轻堰塞湖带来的灾害。请分4条概括,每条不超过12字。(4分)

                                                                                       

答案

小题1:引出说明对象,形象说明堰塞湖的形成过程及危害。                                                                                    

小题2:下定义、举例子。说明堰塞湖形成的原因和类型。                                                                                    

小题3:①堰塞湖的堵塞物会因冲刷、侵蚀、溶解而崩塌。②堆积体以松散土为主的堰塞湖相对容易溃决。                                                                                   

小题4:大致大概的意思,说明通过遥感技术、对比分析测定的数据还是不十分准确。该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小题5:①准确判断堰塞湖的性质。②测定堰塞湖的相关数据。③实施控制性泄洪。④制定下游危险区的临灾预案。                                                                                   

小题1:题目分析:第一自然段用历史记载引出了本文的说明对象堰塞湖,同时说明了堰塞湖的形成过程及危害,也增强了说明文的趣味性,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点评:开头段一般起引出说明对象或说明内容的作用。以故事、谜语等开头,还可以增强说明的趣味。

小题2:题目分析:“堰塞湖是河道因山崩、地震、滑坡、冰碛(qì)物、泥石流或火山熔岩阻塞而成的湖泊”给堰塞湖下了定义,说明其特点和形成原因。后面的几个句子是具体的举例说明。

点评:对于说明文的说明方法,首先要知道有哪些,即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下定义。其次要知道其特征及作用。在平时的阅读中,我们要不断加强练习。另外,说明方法的作用是由效果的关键词和其内容上的作用两部分组成的。效果关键词如准确、具体、形象生动、条理清晰的说明了等,内容上一般证明的是运用说明方法的句子之前的句子,而且大多证明本段的中心句。即说明方法及作用的答题是有规律可循的。

小题3:题目分析:先找到题目的答题范围,根据题干中的“联系下文”可知,本题的答案范围应是三、四两段,精读这部分文章不难发现相关语句,“堰塞湖的堵塞物会因冲刷、侵蚀、溶解而崩塌。一旦崩塌,高悬的湖水就会奔腾而下,不要说洪水会将下游淹没,就是在水流到达之前的空气压缩波就足以将所有的建筑物摧毁。”“历史上很多堰塞湖形成后是要溃决的。堰塞湖的溃坝分为瞬时全溃、瞬时部分溃决、逐步溃决三种。相对来说,瞬时全溃危险性最大,而逐步溃决危险性最小。因此,准确判断堰塞湖的性质非常重要。如果堆积体以石灰岩为主则相对比较稳定,而以松散土为主相对容易溃决”从这些语句中即可提取出答案了。

点评:从文中提取信息,一定要找准范围,然后从前向后找寻完整,根据理解把切题的答案提取概括出来。

小题4:题目分析:此词出自“对堰塞湖形成前后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大体测定堆积体的体积、水体体积、汇流面积、”,理解词意时,要把原文语句与去掉这个词语之后的句子比较一下,看看有什么区别,表达作用就显现了。此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点评:分析说明文中的词语准确性,要把它放到语境中,体会出它的意思和用法,并将删掉该词的句子和原句加以比较。

小题5:题目分析:“阅读第四段”是答案提取的范围,“减轻堰塞湖带来的灾害”是答案的关键,“每条不超过12字”是拟答的注意事项,找到第四段中的关键语句,“在此基础上,实施控制性泄洪。另外,在排险的同时,还必须及时利用遥感等多种手段进行监测和预警,开展堰塞湖风险评估分析,预测堰塞湖溃决时间及泛滥范围,从而制定下游危险区的临灾预案”这些关键语句,我们可以提取出切题的答案,即准确判断堰塞湖的性质、测定堰塞湖的相关数据、实施控制性泄洪、制定下游危险区的临灾预案等。

点评:从文中提取信息,一定要找准范围,然后从前向后找寻完整,根据理解把切题的答案提取概括出来。

问答题

I.下列实验中,没有系统误差的是______

A.在探究a与M、F之间关系的实验中,用沙和沙桶的重力大小代替绳子的拉力

B.在测定金属丝的电阻率实验中电流表外接法测量金属丝的电阻

C.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中用逐差法测量小车运动的加速度

D.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实验中,重锤减少的重力势能等于重锤增加的动能

II.在探究“牛顿第二定律”时,某小组设计双车位移比较法来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将两个带滑轮的长木板并排固定放置,选取两辆完全相同的小车A和B,两小车后的刹车线穿过尾端固定板,由安装在后面的刹车系统同时进行控制(未画出刹车系统).通过改变砝码盘中的砝码来改变拉力大小.

(1)在实验中怎样得到两车加速度的比例关系?

(2)为了使绳子的拉力成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在实验中必须做的操作是:______

III.现要测量某一待测电阻Rx的阻值,给定的器材有:

A.待测电阻Rx;阻值约为200Ω

B.电源E;电动势约为3.0V,内阻可忽略不计

C.电流表A1;量程为0~10mA,内电阻r1=20Ω

D.电流表A2:量程为0~20mA,内电阻约为8Ω

E.定值电阻R0:阻值R0=80Ω

F.单刀单掷开关S,导线若干.

(1)为了尽量准确测量电阻Rx值,请在方框内设计实验电路原理图.

(2)根据实验数据,得出测量Rx的表达式并说明各符号的含义:Rx______.

多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