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3分)
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反映一定时期内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情况。
材料二:2008年9月,美国次级债务危机最终演变为一场来势汹涌的金融危机,并迅速波及到整个世界,全球经济随之急速下滑,人们的消费信心也遭受重挫。
材料三:近10年来,广东省GDP总量一直稳居全国第一,但居民工资增幅却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居民收入的增长明显滞后于财政收入的增长。2008年,广东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9732.86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399.77元,农村消费量只有城市消费量的31%左右;人均GDP最高的珠三角和最低的粤东的比例是4.1:1。
材料四:2009年2月,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经济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8.5%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7%。为此,要积极扩大消费需求,逐步完善促进就业、工资正常增长、强农惠农、社会保障等机制。
根据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
(1)材料1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结合以上材料分析其产生的原因。(5分)
(2)如果你被聘请为某政府部门决策咨询机构的顾问,请从消费角度为我省经济发展提出几条建议。(8分)
(共13分)⑴①材料1反映了2008年3月至2009年2月我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呈现出先扬后抑的特点。2008年3月至8月,整体上持续走高;2008年9月至2009年2月,下降幅度明显。(2分)
②产生这种经济现象的原因:一方面,由于广东省经济总量不断增长,使得2008年3月至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幅整体走高;另一方面,进入9月以后,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幅整出现明显的下滑,主要是受金融危机影响。同时,也是受我省长期以来存在的不合理的城乡收入差距、分配体制等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3分)
(2)(8分)(以下观点答对4点均可给满分)
①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引导科学消费。
②大力发展经济,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发挥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③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积极拓展农村消费市场。
④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收入差距,提升整体消费水平。
⑤完善收入分配体制,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提振消费信心。
⑥加速推进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努力扩大社保覆盖面,促进社会公平,提高低收入者的消费水平。
⑦整顿消费秩序,改善消费环境,引导和鼓励居民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