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读部分国家城市及经济发展情况比较表,据此回答29~31题。

国家1970年1992年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人均GDP(美元)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人均GDP(美元)
96913114
41282746777
8929128915625
7446817623180
7119467729486
小题1:近20年中,上述5国城市化发展最快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小题2:②可能是

A.美国

B.埃塞俄比亚

C.英国

D.韩国小题3:①与③、④、⑤三国相比城市化水平较低,说明

A.①国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B.①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比三国少

C.①国第二、第三产业比三国落后

D.①国人口增长率比三国低

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小题3:C

本题考查城市化。

小题1:城市化的标志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故比较5国1970年和1992年的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判断,②国的城市化发展速度最快;

小题2:材料反映②国的城市化迅速上升,目前已经达到较高水平,且人均GDP迅速上升,故判断为发展中国家中经济发展迅速的国家,韩国符合。

小题3:城市化水平低说明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选项中与社会经济发展最密切相关的是产业结构(C项)。

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戊戌 * * 大事记   

1898年9月18日(八月初三日)御史杨崇伊向慈禧太后上奏折,称:“风闻东洋故相伊藤博文,即日到京,将专政柄。”维新派人士谭嗣同深夜密访袁世凯,劝说他起兵勤王,逼慈禧太后交权。    

9月19日(八月初四日)悲禧太后自颐和园回宫。   

9月20日(八月初五日)光绪帝先召见袁世凯(袁于当晚回到天津);后接见  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    

9月21日(八月初日)慈禧太后发动 * * ,宣布“临朝听政”。当晚,袁世凯从杨崇伊处获悉太后重新训政,为保全自己,和盘托出维新派的密谋。致使事态扩大,导致后来大批维新派被捕、被革、被逐和六君子被杀。  ——据茅海建《戊戌变法史事考》-联书店(2005年版)整理

材料二 关于戊戌变法的研究,所依据的材料主要是运动过后不久出现的粱启超的《戊戌 * * 记》,和康有为后来的陈述如《康南海自编年谱》。由于作者就是当事者,所以很难作为信史。但这些作品都不同程度强化了康粱系话语,而来自清政府方面的解释几乎一直没有看到。    

——《回顾戊戌重温历史》《光明日报》2008年12月7日

请回答:

(1)从材料一看,你认为引发戊戌 * * 发生的因素有哪些?你如何看待戊戌 * * 发生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关于袁世凯告密与戊戌 * * 的关系,过去认为袁世凯告密直接导致 * * 发生,是促发 * * 的决定性因素。请依据材料一判断,这一观点是否成立?袁世凯的告密又与戊戌 * * 的进程有何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材料三,说明文中提到的两本书在研究戊戌变法史中的缺陷。由此,你认为史学研究应注意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