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改错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鸦片战争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倡言学习西方,主张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实现政治民主化和法制化,并为此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努力。

材料一 “这场持续了约三十五年的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注:指器物方面)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东西……却完全被忽略了。”                                    

材料二:“东西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康有为

材料三:毛 * * 曾回忆说:“        是有名的新文化运动杂志,由陈独秀主编。当我在师范学校做学生的时候,我就开始读这本杂志。我特别爱好胡适、陈独秀的文章。他们代替了梁启超和康有为,一时成了我的模范。”

材料四:五四文化思潮对国民的作用即在于启蒙……先驱们注重将文学作为改造社会人生的工具。被新思潮唤醒的一代青年作家,常常有着梦醒后无路可走的感受,于是苦闷、彷徨、感伤,但俄国革命的成功却带来另一条走向光明的康庄大道。

(1)①材料一所说“约三十五年的运动”指的是什么?(1分)

②请列举一位这场运动的代表人物?(1分)

(2)①依据材料二可知,康有为主张学习西方哪方面的内容?(1分)

②该学派后来掀起一场救亡图存的实践活动的名称叫什么?(1分)

(3)①材料三中的横线应该填上的杂志名称是什么,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2分)

②为什么胡适、陈独秀能成为毛 * * 的模范?(1分)

(4)①据材料四,“五四文化思潮”发生的时间是何时?(1分)

②“五四文化思潮对国民的作用即在于启蒙”,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1分)

(5)①四则材料反映了先进的中国人的共同点是什么?(1分)

②综合以上材料,先进的中国人在探索救国道路上有何特点?(2分)

答案

(1)①洋务运动(1分);②李鸿章、张之洞、曾国藩等任答对一个即可(1分);

(2)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1分);②维新运动或戊戌变法(1分)

(3)①《新青年》、民主与科学(2分);

②他们主张从思想文化方面学习西方,吸引了年轻的毛 * * (言之有理即可,1分)。

(4)①1919年5月4日(1分);

②五四运动前期继续宣传西方的民主与科学思想,后期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为中 * * 党创立提供了思想基础;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中国指明了另一条发展道路。(1分)。

(5)①学习西方(1分);

②由器物——制度——思想文化(1分),由浅入深,层层递进(1分)合理即可得分

题目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洋务运动的相关内容。根据材料一中的“近代化尝试”、“器物方面”可以判断材料所说“约三十五年的运动”指的是洋务运动,因为洋务运动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器物,开辟了中国的近代化历程。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有李鸿章、张之洞、曾国藩等。

(2)本题考查的是戊戌变法的相关内容。根据材料中的“立宪法,开国会”可知,康有为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康有为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1898年维新派掀起一场救亡图存的实践活动的名称叫戊戌变法。

(3)本题考查的是新文化运动的相关内容。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杂志,是新文化运动的主阵地之一。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民主与科学。胡适、陈独秀之所以能成为毛 * * 的模范,是因为他们主张从思想文化方面学习西方,吸引了年轻的毛 * * 。

(4)本题考查的是五四运动的相关内容。材料四中的“五四文化思潮”是指五四爱国运动,发生的时间是1919年5月4日。“五四文化思潮对国民的作用即在于启蒙”,意思是五四运动前期继续宣传西方的民主与科学思想,后期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为中 * * 党创立提供了思想基础;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中国指明了另一条发展道路。

(5)本题考查的是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特点。四则材料反映了先进的中国人的共同点是主张学习西方。综合以上材料,先进的中国人在探索救国道路上的特点是由学器物——学制度——学思想文化,由浅入深,层层递进。

单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