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材料一:现行行政管理观念、体制、方式都不能完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主要表现是:政府职能越位、缺位、错位现象大量存在,一方面,政府存在着许多不该管、管不了、也管不好的事,另一方面,该政府管的事,却没有管住管好;权力与利益挂钩,乱收费、乱罚款屡禁不止;行政机关办事手续繁锁、效率低下。

材料二: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要求,就是所有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既不失职,又不越权。

材料三:2004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正式实施。近一段时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都加快了与行政许可法“对接”的步伐:许多部门继续公布长长的清单,宣布取消不合理的行政审批项目;各地政府的领导们纷纷表态,要改变过去“重审批、轻管理”的管理模式,努力转变政府职能。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政治现象?

(2)结合材料二,说明怎样解决材料一中的问题?

(3)结合材料三,谈谈依法行政的重要性。

答案

1)材料一反映我国一些地方和部门还没有做到依法行政,应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彻底转变政府职能,全面推进依法行政。(5分)

(2)第一,各级领导干部和所有机关工作人员,应做到学法、知法、懂法、用法,不断提高依法行政的意识和水平。第二,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促进政府职能切实转变到经济调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第三,强化对政府权力的制约监督机制,真正把行政执法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5分)

(3)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只有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严格依法行政,才能把依法治国落到实处。能否依法行政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5分) 

单项选择题
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与西藏地方政府签订《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协议》中规定:“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民族政策,在中央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之下,西藏人民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权利。”1959年西藏实行民主改革。196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从此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了西藏社会制度的重大历史跨越。在西藏自治区各级人大代表中,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占94%以上;自治区、地(市)、县三级国家机关组成人员中,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占77.97%,自治区人大主任、自治区 * * ,市长、县长均由藏族公民担任。广大藏族人民和汉、蒙、回、门巴、珞巴等各民族一道,共同开发和建设西藏,建立了同甘共苦、同舟共济的深厚情谊。2010年,西藏地区生产总值达到      507.4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是1951年的113倍。2010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138.7元,比民主改革初期增长了117倍。

材料二:“十一五”期间,国家和西藏自治区、各地(市)、县纷纷投入经费,保护西藏国家级和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目前,西藏拉萨朗玛、拉孜堆谐等60项代表作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格萨尔说唱艺人次仁占堆、藏族唐卡画师丹巴绕旦等53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22个代表作和134名传承人入选自治区级名录。2009年,西藏藏戏和格萨尔成功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填补了西藏没有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空白。

(1)材料一体现了什么民族知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文化生活角度谈谈你对保护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