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教育家福禄培尔认为儿童的成长过程“复现着万物发展和被创造的历史”,但他并不认为儿童的成长过程完全是在重复上一辈人。人类之所以前进、之所以发展,就是因为从婴儿开始的每一个个体及其代表的新的一代总是在革新、在创造、在超越前人,每个孩子都孕育着无限的希望。因而,教育的任务也不仅仅是将人类传承下来的知识以浓缩的方式教给下一代,而是在此基础上给他们留出更大的空间、让他们有所创新、有所突破。
从教育的角度立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条理清楚,语言流畅。
参考答案:
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
学生是具有巨大潜能的个体,是一个置身于不断发展过程中的生命体。在人的成长历程中,很少有学生的学习成绩是一路飙升的,更多的是很多人像华罗庚、巴尔扎克等一样,在小时候并没有表现出自己的天赋。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以眼前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对学生坚信“发展才是硬道理”。
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首先意味着应该以一种动态的眼光关注学生。中国有句古话“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就要求我们以变化的眼光看学生。儿童作为一个发展的个体,其变化是永恒的,潜力是无限的,正如有人所说,学生的潜能是气体,你给他多大空间,他就有多大的体积。
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是形成科学的学生观和评价观的基础。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就要求教师把学生当作有血有肉,有丰富思想、丰富情感、丰富个性的活生生的生命个体。教师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尊重学生的选择,尊重学生的人格,为学生个性的张扬与完善提供宽松的环境。
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还意味着应该以一种独特的眼光来看待学生的个性。现代儿童身心发展理论告诉我们,每一个儿童的身心发展在表现形式、内容和水平方面,都可能会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因此,教师不能用机械的、凝固的、静止的眼光看待学生,而应当了解、关心、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善于捕捉和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灵性,培养其自信心,促使他们的个性特长得到充分的展示与完善。
时光流逝,昨日的孩童慢慢长大,这是生命的自然轨迹。耳濡目染,蒙昧心灵闪耀理性光华,这是人性发展的证明。老师们,相信自己的学生,相信他们一定会有所成就吧!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即使不能成为“老虎”,也让他们成为一只优秀的“兔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