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口语交际,情景问答题

在下面横线处填入适当的语句,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

人民共和国迎来了她五十诞辰。五十年像一条长河,有急流也有缓流;五十年像一幅画券,有冷色也在暖色;                                                 ;五十年像一部史诗,有痛苦也有欢乐。长河永远奔流,画卷刚刚展开,                  ,史诗还在续写。我们的共和国正迈着坚定的步伐,跨入新时代。

答案

五十年像一首乐曲,有低音也有高。音乐曲渐趋高潮。

题目分析:本题考查考生运用比喻.排比修辞手法的能力。题目要求考生在规定的语境中,拟出一个恰当的比喻句,并且与所给出的语句组成排比格式,还要注意前后呼应。

①在第一条横线上要写出的比喻句:“五十年像……”与前后的语句构成排比。②“像……”是难点,因为还要在第二条横线上将其扩展,且要用“有……也有……”的格式。③第三条横线上填写的语句要与第一.二条横线所写的内容呼应,还要与其前后语句构成排比。

解答题
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人类有文字记载以来最严重的一次流感发生了。没有人知道这次流感的源头,也不知道它为什么会在1919年中期消失,但它消失时,这场破坏力极强的流感已经夺去了2000多万人的生命……第一次世界大战并不是1918年至1919年流感的直接原因,但是战时陆路和海上贸易可能导致了这场传染病的蔓延……从北极的小村庄、印度和美国拥挤的城市到欧洲的战场,男人、女人由于高烧而病倒,然后在几天内死亡。

材料2:1981年,医学专家第一次在纽约和旧金山的同性恋者和静脉注射吸毒者身上发现了艾滋病毒……到2003年末,携带艾滋病毒的人口达到了3780万,从这种疾病出现开始,约2000万人死于这种疾病。 ——以上材料均摘自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材料3:据世界卫生组织2009年12月30日公布的最新疫情通报,截至2009年12月27日,甲型H1N1流感在全球已造成至少12220人死亡。其中美洲地区死亡人数最多。

材料4:“第二次浪潮各国政府仍然盲目地不惜一切代价增加国民生产总值,极度‘增产’甚至不顾破坏生态和社会的危险”。 “对地球生物圈的破坏也许是无可挽救的”。 “由于基于征服自然的原则,由于它的人口的增长,它的残忍无情的技术,和它为了发展而持续不断的需求,彻底地破坏了周围环境,超过了早先任何一个文明能够创造出这种手段,能够不仅摧毁一个城市,而且可以毁灭整个地球”。——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第三次浪潮》

请回答:

(1)材料1认为1918——1919年大流感扩散的原因是什么?概括材料1中所反映的这次大流感的特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1、2、3,你认为艾滋病、甲型H1N1流感与1918——1919年大流感有什么共同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上述材料,谈谈经济全球化、人口流动、疾病传播三者的关系,并从疾病传播的角度谈谈你如何认识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材料4所述问题给人类发展带来的教训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针对上述挑战,你认为世界各国应该如何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