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分)材料一:201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城乡居民收入及消费同比增长情况
材料二:2014年3月5日,国务院 * * 李克强在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向深化改革要动力,让全社会创造潜力充分释放,让公平正义得以彰显,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材料三 某高中生小李围绕“三农”问题积极建言献策:向村委会建议发展特色乡村旅游;向人大代表反映“三农”资金使用的违规情况;就农民工就业问题通过发帖形式在县政务微博上留言……
(1)简要分析材料一所蕴含的经济信息。(7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谈谈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意义。(10分)
(3)结合材料三,运用“公民的政治生活”有关知识,谈谈你对小李积极“建言献策”方式的理解。(9分)
(1)①2013年我国GDP及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其中城乡居民收入增速高于GDP增速,有利于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和实现社会公平。(3分)
②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城乡收入差距过大的现象逐步得到改善。(2分)
③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较快,社会总体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其中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快于城镇,说明农民购买力提高,生活水平得到改善。(2分)
(2)①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和共同富裕这一根本目标;(2分)
②有利于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是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这一核心的体现;(2分)
③有利于刺激消费、扩大内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发展;(2分)
④有利于平衡不同群体利益关系,实现社会和谐;(2分)
⑤有利于推动城乡和区域的平衡协调发展,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2分)
⑥有利于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效率的积极性。(2分)
(每个要点2分,答出其中5个要点即可得满分10分)
(3)①向村委会建议发展乡村旅游,是积极参加民主管理,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表现。(3分)
②向人大代表反映“三农”资金使用的违规情况,是通过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实行民主监督,保障了公民合法权益。(3分)
③向县政府就如何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是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促进决策科学民主。(3分)
题目分析:(1)本题为图标试题。旨在考查学生从表中获取关键信息的能力。回答本类试题的关键是要阅读材料表格中的数据,然后加以分析,用简练规范的语言表达出来。要注意对数据的概括,然后加以对比比较。包括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不难发现,2013年我国GDP及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其中城乡居民收入增速高于GDP增速,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
(2)本题考查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我们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要扩大内需,刺激消费,这是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有利于推动城乡和区域的平衡协调发展,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有利于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效率的积极性,刺激消费、扩大内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发展等。
(3)本题考查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知识指向明确,要求回答“公民的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并且是对小李积极“建言献策”方式的理解,所以涉及的考点应该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公民参与民主决策是人民当家作主的表现,是积极参加民主管理,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表现。该举措是通过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参与民主监督和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