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2007·四川文综,38)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完善法律制度,夯实社会和谐的法治基础。2007年3月16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以下简称《物权法》)。《物权法》是规范财产关系的民事基本法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起支架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财产增长情况

 1978年2005年2006年
城乡居民储蓄(亿元)210.6141 051161 587
 

股票市值

 

0

32 430

(其中约1/3为居民  持有的公众流通股)

89 404

(其中约1/3为居民持有的公众通股)

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平方米)城镇6.726.1(数据暂缺)
农村8.129.7(数据暂缺)
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来,中 * * 党高度重视立法工作。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要“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发展民主政治、保障公民权利、推进社会事业……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本届全国人大通过的《物权法》,其立法工作历时13年,先后召开过100多次座谈会,收到了1万多件意见,经全国人大常委会7次审议,充分反映了国情民意,符合宪法的基本原则。

材料三 《物权法》规定:“国家、集体、私人的物权和其他权利人的物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权。”“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保障一切市场主体的平等法律地位和发展权利。”

注:《物权法》所称物权,是指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1)古人说,有恒产者有恒心。结合上述材料,运用唯物论的基本原理,分析制定《物权法》的必要性。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常识,说明《物权法》的制定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的统一。

(3)结合材料三,用市场经济一般特征的知识,说明《物权法》的实施对于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意义。

答案

(1)①物质决定意识,主观必须符合客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家、集体尤其是私人财产都有显著增长,客观上需要法律保护,《物权法》的制定是这一客观需要的必然结果。

②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推动作用。《物权法》保护国家、集体和私人的合法财产,有利于巩固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激发人们创造财富的积极性。

(2)①中 * * 党高度重视立法工作,《物权法》的制定体现了党的政治领导。

②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最高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物权法》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③《物权法》按照立法程序制定,体现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可见,《物权法》的制定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的统一。

(3)①市场经济具有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等一般特征。

②《物权法》的实施有利于保障市场主体的平等地位;有利于维护市场主体的公平竞争;有利于协调和处理市场竞争中出现的各种矛盾;从而有利于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本题属于综合题。回答第(1)问,首先明确题干要求运用唯物论原理,然后结合引文“有恒产者有恒心”,结合《物权法》做好与教材原理的对接。回答第(2)问,首先从知识范围上明确运用政治常识,然后围绕三者的统一,结合《物权法》的制定具体分析。回答第(3)问,先将知识定格于“市场经济一般特征”与“市场经济秩序”,然后结合材料分析说明。围绕“是什么、怎么样”阐明事理。

选择题
选择题

材料一:旅游功能从“纯粹观光”向“个性休闲”跨越。旅游,特别是休闲、个性的旅游已经成为新的时尚,已经成为人们调剂紧张生活的良方。还有一部分人,甚至把眼光投向了海外。截至2008年,已开放的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目的地共有135个国家和地区,中国游客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

材料二:2008年,杭州接待境内外游客4700多万人次,旅游总收入707亿元,相当于全市GDP的14.8%,旅游业增加值260.96亿元,占GDP的5.5%,旅游外汇收入排名全国第五。2009年1-8月份,全市收费景点接待游客3121.37万人次,同比增长15.1%;门票收入90526.43万元,同比增长21.3%。1-8月份,全市共接待入境旅游者145.25万人次,同比增长1.5%;实现旅游外汇收入9.52亿美元,同比增长5.4%。

材料三: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杭州旅游业正面临严峻挑战。为确保杭州成为全国最早走出国际金融危机困境的城市之一,首先要确保杭州旅游业成为全市最早走出国际金融危机困境的行业之一。当前,杭州旅游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机遇千载难逢,但机遇大于挑战。顺利的时候所有城市的旅游业都能发展,困难的时候只有拼命干的城市旅游业才能发展。要善于发现机遇、抓住机遇、用好机遇,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使命意识,念好信心足、手笔大、拼命干“三字经”,切实抓好2009年旅游业发展各项工作,推动杭州旅游业转危为机、跨越发展,进一步巩固杭州旅游业在全省旅游业的龙头地位,进一步提高杭州旅游业在国内国际旅游市场中的地位和份额。

问题1:联系材料,分析旅游业的发展及杭州市政府促进旅游业发展的原因。(10分)

问题2:请运用两点论与重点论来分析材料三。(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