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5分)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畅,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小题1:画线句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小题2:“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一句中的“往往”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2分)

答案

小题1:引用说明(1分),表现了苏州园林池沼的布置合乎图画美这一特征(1分),引用诗句,充满诗意(增强文学色彩),使说明文语言更生动(1分)。(意对即可)

小题2:不能,“往往”指一般情况,说明并不是所有成河道模样的水面上都安排桥梁,也会有特殊情况(1分),去掉后,与事实不符,“往往”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分)。

小题1:

题目分析:由划线句中引号,可以判断出这是引用说明,结合上下文理解这句话的作用,既要从表现说明对象特征这一角度谈起,又要从引用语句本身作用谈起。

小题2:

题目分析:此题考查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这一题型首先要明确回答能否去掉,然后结合具体词语的意义和在句中所起的作用进行分析,最后强调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往往”一词仅是强调一般情况,园林中还存在特殊情况,要明确去掉后与事实不符。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