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材料一:某课题组就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为了说明收入分配发生的变化,首先将样本中的居民分为五个收入组,每组各占总调查人口的20%,然后将各组1985和2008两年的数据进行了比较,如图5。

材料二:基尼系数是衡量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一般来说,基尼系数下降,意味着收入分配趋于公平。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08年我国的基尼系数达到最高点0. 491,以后开始逐步回落,2012年降为0.474。2008年我国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如图6所示。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反映出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变化具有哪些特征? 请利用图5中的数据分别加以说明。 (6分)

(2)根据材料二,从图6中选取三个点连接起来表示我国2012年的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同时,从右表中选择两项能够使我国基尼系数下降的政策,并分别说明理由。 (作图时请用2B铅笔,并画清楚。)(6分)

答案

(1)①收入增长速度快;各组收入增长最低都在10倍以上。②收入增长不平衡;2008年最低、中等、最高收入组的收入分别约为1985年的14倍、21倍、33倍。(2分) ③收入差距拉大(或收入分配不公);最高收入组与最低收入组之间的收入差距从1985年的2.3倍扩大到2008年的5.6倍。(2分)

作图(见右) (2分)

选项:① 理由:保证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2分)

选项:③ 理由: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或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2分)

题目分析:(1)图表描述题,考查学生阅读和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图表描述题需要注意图表的标题,此图表为“城镇居民收入分配状况图”,从最低到最高组,图表列了五项,描述的时候这五项要全部描述到位,从整体上把握。(收入增长速度快;各组收入增长最低都在10倍以上)。其次我们要对数据进行横向或纵向的比较,关注数值变化特别的大项,并做详细具体描述。(分析比较得出收入增长不平衡;2008年最低、中等、最高收入组的收入分别约为1985年的14倍、21倍、33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最后我们要透过材料中给定的信息指出其反映的实质问题,收入差距拉大(或收入分配不公)。

由材料可知,基尼系数是衡量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一般来说,基尼系数下降,意味着收入分配趋于公平。我们可以把设问转化为,“如何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促进收入分配公平”,课本着重从“初次分配”(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占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所占比重,实现社会社会公平的重要措施,为此必须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与“再分配”(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措施,政府必须强化税收调节,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角度讲了如何促进社会公平。故选择①③两项,从初次分配与再分配的角度阐述即可。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