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16分)就业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对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来说,就业问题就更加复杂。某校高三(1)班学生十分关心当前的就业问题,他们通过探究性学习活动,了解到当前就业的如下信息。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活动,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信息一: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坚持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扩大就业。引导和促进劳动密集型企业、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各种服务业加快发展,积极鼓励和支持劳动者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

信息二:国务院及有关部门根据我国当前的就业形势,出台了一系列新的政策措施:如开辟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岗位,以优惠政策鼓励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更多地吸纳大学生,举办大型招聘活动,提供岗位信息,通过优惠政策、支持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建立就业创业见习基地提高职业技能。各项政策措施含金量之大、覆盖面之宽前所未有。

信息三:据统计,2010年我国将有630万应届高校毕业生要找工作,2008年和2009年毕业的大学生分别还有150万和195万没有找到工作。大学生就业进入30年来最难时期。

(1)根据信息一,有同学认为,只要政府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广辟就业途径,就能解决就业问题。请你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对此进行简要评析。(6分)

(2)结合信息二,请你谈谈国务院出台促进就业的政策措施的哲学依据。(4分)

(3)如果你是一名2010年应届高校毕业生,请根据信息三,运用矛盾分析法,谈谈你准备怎样实现就业?(6分)

答案

(1)①政府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广辟就业途径,充分发挥服务业、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在吸纳就业中的作用,有利于解决就业问题。②政府还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③同时,劳动者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树立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职业平等观和多种方式就业观,积极主动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实现就业或自主创业。(6分)

(2)①根据就业形势出台系列政策措施,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发挥了意识的能动作用。②通过多种途径,开辟新的就业渠道,坚持了用联系、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具有创新意识。(如回答:多途径解决就业问题,坚持了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实现和维护了人民的根本利益等,只要言之成理均可给分)(4分)

(3)提示:①正确认识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关系,把握机遇,迎接挑战;②善于抓重点,根据自身实际,集中力量解决实现就业的主要矛盾;③坚持具体问题的具体分析,要结合自身特点和客观实际的要求,实现就业。(6分)

论述题

(30分)2010年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喜事连连,业绩非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第41届世博会在上海隆重举行。世博会是技术进步与交流的盛会,也是多元文化交流融合的平台。上海世博成为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为我们展现了异域风情和中国元素交相辉映的盛景:以色列的“海贝壳”馆体现出中西合壁的风情;墨西哥馆以“风筝森林”广场为核心,通过风筝这个中国元素拉近两国文化……在多姿多彩的文艺演出中,人们不仅领略了气势恢宏的开闭幕庆典,还欣赏到了法国影星阿兰·德龙首创的音乐剧,聆听到了《玫瑰人生》等脍炙人口的经典名曲,给我以美妙的视听享受。

材料二:发展低碳经济、倡导低碳生活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上海世博会成为了2010年中国乃至世界推进“低碳”的最佳实践案例。上海世博会倡导的“低碳”理念得到了参展各国和国际组织的广泛认同、赞誉,并在场馆设计、建设过程中得以贯彻:中国国家馆形如“东方之冠”,做到了自遮阳体系调节室温,照明用电全部自给,雨水循环利用;西班牙馆藤条材料既环保又传统;英国馆的“种子圣殿”展示了英国在全球自然资源保护上所起的领先作用……“低碳世博”将由此推动上海乃至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

材料三:制定“十二规划”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2010年2月,中 * * 决定成立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文件即《中 * * 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起草组……8月16日,胡 * * * * 主持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建议》稿当面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意见和建议。2010年10月15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 * * 关于制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会后将由国务院根据此《建议》编制《“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2011年3月15日,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1)分析说明上述材料所蕴含的文化生活道理。(12分)

(2)从《经济生活》角度看,“低碳”世博对举办城市上海的社会经济发展可能有什么推动作用?(8分)

(3)结合上述材料,简要分析“十二五”规划的制定过程体现了哪些政治生活知识?(10分)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