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关于梁祝文化的主题阅读(16分)

【故事传说】

关于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传说有好几个版本,流传最广的是以下两个版本:

浙江上虞版——故事讲述的是上虞祝家庄才女祝英台,女扮男装赴杭求学,途中邂逅同时到杭州求学的会稽书生梁山伯,于是双双结伴到杭州游学,期间同窗三载,形影不离,结下深厚情义。祝英台学成先归,二年后梁山伯到上虞寻访祝英台时,真相大白,方知祝英台是女儿身,遂回家告知父母,意欲娶其为妻,不料此时祝英台已由父母之命许配马家,梁山伯知后追悔莫及。三年后梁山伯出任鄞县县令,终因多年相思成疾,一病不起,死后葬鄞城西清道山下。梁死后第二年祝英台出嫁途中,路经梁墓,风浪大作,闻此处就是梁山伯葬地之后,不禁悲从中来,上山在墓前痛哭亡灵,情义感动天地,只见梁山伯墓突然地裂开一道口子,祝英台纵身跃入,墓复合拢,风停雨霁,彩虹高悬,梁祝化为蝴蝶,在人间蹁跹飞舞。

山东微山版——济宁市微山县马坡乡有“梁山伯祝英台墓记碑”,为明正德十一年(公元1516年)重修梁祝墓、祠时所立。碑文记载祝英台家居济宁九曲村,其父祝员外因没有儿子,十分苦恼。祝英台是为解父忧才女扮男装求学。梁祝二人同窗三年。一日英台思乡回家,山伯得知真相,往其门拜访,别后不一载,疾终于家,葬于吴桥东邹县。英台眼见马家迎亲将至,苦思山伯,情深意切,祝英台悲伤而死。士大夫们被祝英台事父至孝及对梁氏矢一而终感动,为二人修合葬墓。现曲阜孔庙还保有“梁祝读书处”,在峄山上还有“梁祝读书洞”、“梁祝祠”等遗址。

【故事特点】

梁祝传说富有江南地方特色,清风杨柳,缠绵悱恻,这种柔美的艺术形式,反映了江南百姓的审美心理特点,也显示出梁祝传说产生的地域环境特色;奇丽的情节结构体现了人类对于爱情的忠贞精神;梁祝传说在流传过程中被鼓词、故事、歌谣、传奇、木鱼书、戏剧、曲艺、音乐等艺术形式接受,从而使梁祝传说在民间广为流传,成为中国最具辐射力的口头和非物质文化艺术,并形成了庞大独特的梁祝文化。

【梁祝文化公园】

梁祝文化公园,位于浙江宁波西郊。梁祝文化公园是一座爱情主题公园,是梁祝故事的发源地。它以梁祝爱情传说作为美丽的故事背景,向人们展示了“东方罗密欧与朱丽叶”绚丽多姿的一页。梁祝故事起源于东晋,距今有1600多年的历史。据全国众多地方志及宁波史料记载,梁山伯乃绍兴会稽人士,在鄞县(今鄞州区)担任县令,积劳病逝,安葬于清道源九龙墟(梁祝公园地址)。梁祝文化公园是以梁山伯庙为主体,以梁祝故事情节为主导游线的风景旅游名胜。三届中国梁祝婚俗节的成功举办让他享誉海内外。(摘自新浪网)

【化蝶雕像】

小题1:说说上虞版和微山版的梁祝故事传说有什么不同之处?(4分)

小题2:梁祝故事有什么特点,为什么它能在民间广为流传,成为一种文化。(4分)

小题3:对照文本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3分)

A.从对梁祝故事的考证来看历史上确实有梁山伯和祝英台其人。

B.梁山伯与祝英台被人们称为“东方罗密欧与朱丽叶”,可见其爱情的忠贞感人。

C.上虞版的故事印证了梁祝公园里梁山伯墓是真实可信的。

D.梁祝公园的梁山伯墓发掘证实济宁市微山县马坡乡的“梁山伯祝英台墓记碑”是伪造的。小题4:梁祝文化公园有一“化蝶雕塑”(如图),请你对这个雕塑向游客作一番介绍。(不少于80字)(5分)

答案

小题1:故事发生的地点不同:一个在浙江上虞,一个在山东微山。(2分)故事结尾不同:一个是梁山伯死后,祝英台祭山伯坟时墓开裂,投身墓中,最后梁祝化为蝴蝶;一个是梁山伯死后,祝英台悲伤而死,士大夫为其真情感动,将二人合葬一处。(2分)

小题2:特点:清风杨柳,缠绵悱恻,情感柔美,情节奇丽(2分)梁祝对爱情的忠贞精神符合百姓的审美心理,艺术家通过多种艺术形式来表现故事,于是故事就流传开来,形成了独特的梁祝文化。(2分)

小题3:D

小题4:这个雕塑展现的是梁祝化蝶时一瞬间的形象。在造型上,梁祝轻轻相挽、面面相对,力求充分展示化蝶时爱情的神奇魅力。雕像线条流畅生动,飘飘欲仙,山伯的翅膀舒展向上,反映出男性的阳刚美,而祝英台的翅膀则做了更多的装饰,反映出女性的优雅柔美。雕塑有浓重的浪漫色彩,极具艺术震撼力。

小题1:

题目分析:从文章开头关于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传说的流传最广的两个版本,可以知道,上虞版和微山版的梁祝故事传说的不同之处有两个,一是故事发生的地点不同:一个在浙江上虞,一个在山东微山。二是故事结尾不同:一个是梁山伯死后,祝英台祭山伯坟时墓开裂,投身墓中,最后梁祝化为蝴蝶;一个是梁山伯死后,祝英台悲伤而死,士大夫为其真情感动,将二人合葬一处。

小题2:

题目分析:梁祝故事有什么特点,它能在民间广为流传,成为一种文化的原因,可以从文章第二大部分中可以找出来。梁祝故事特点:清风杨柳,缠绵悱恻,情感柔美,情节奇丽。原因是梁祝对爱情的忠贞精神符合百姓的审美心理,艺术家通过多种艺术形式来表现故事,于是故事就流传开来,形成了独特的梁祝文化。

小题3:

题目分析:根据文中“梁祝文化公园”部分中介绍到“据全国众多地方志及宁波史料记载,梁山伯乃绍兴会稽人士,在鄞县(今鄞州区)担任县令,积劳病逝,安葬于清道源九龙墟(梁祝公园地址),梁祝文化公园是以梁山伯庙为主体,以梁祝故事情节为主导游线的风景旅游名胜。”可以知道,梁祝公园的梁山伯墓发掘证实济宁市微山县马坡乡的“梁山伯祝英台墓记碑”不是伪造的。所以D的说法不正确。

小题4:

题目分析:对这个“化蝶雕塑”向游客作一番介绍,这是一个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考查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学以致用的能力。那么考生可以从造型,装饰,色彩等方面去作介绍,也可以根据文中的一些介绍,进行概括性的评价。

单项选择题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以下问题。

前不久,美国梭罗博物馆在互联网上搞了这么一个测试,题目是:你认为亨利•梭罗的一生很糟糕吗共有467 432人参加了测试,其结果是这样的:92.3%的人点击了“否”;5.6%的人点击了“是”;2.1%的人点击了“不清楚”。

这一结果非常出乎主办者的预料。大家都知道,梭罗毕业于哈佛大学,他没有像他的同学那样,去经商发财或走向政界成为明星,而是选择了瓦尔登湖。他在那儿搭起小木屋,开荒种地,写作看书,过着原始而简朴的生活。他在世44年,没有女人爱他,没有出版商赏识他,生前在许多事情上很少取得成功。他写作,静思,直到得肺病在康科德死去。

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世界上竟有那么多的人认为他的生活并不糟糕。难道这些点击者的生活还不如当时的梭罗吗显然不是, 因为从点击者选择的国旗来看,他们大多来自于西欧及北美。这些地方的人,即使是所谓的穷人,也远比当时的梭罗富裕。

那么是什么原因使他们羡慕起梭罗呢为了搞清楚其中的原因,梭罗博物馆在网上首先访问了一位商人。商人答:我从小就喜欢印象派大师凡•高的绘画,我的愿望就是做一位画家,可是为了挣钱,我却成了一位画商,现在我天天都有一种走错路的感觉。梭罗不一样,他喜爱大自然,他就义无反顾地走向了大自然,他应该是幸福的。

接着他们又访问了一位作家,作家说:我天生喜欢写作,现在我做了作家,我非常满意;梭罗也是这样,我想他的生活不会太糟糕。

后来他们又访问了其他一些人,比如银行的经理、饭店的厨师以及牧师、学生和政府的职员。其中的一位是这样给博物馆留言的:别说梭罗的生活,就是凡•高的生活,也比我现在的生活值得羡慕,因为他们没有违背上帝的意旨,他们都活在自己该活的领域,都做着自己天性中该做的事,他们是自己真正的主宰,而我却在为了过上某种更富裕的生活,在烦躁和不情愿中日复一日的忙碌。

我不知道,美国梭罗博物馆最终是否找到人们点击“否”的真正原因。我唯一清楚的是,在点击“否”的431 439票中,有我的一票。因为我一直认为,一种生活,只要适合自己,只要有自己喜欢的内容,就是最好的生活。

(刘燕敏《什么是最好的生活》)

棱罗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

A.选择了瓦尔登湖。

B.搭起了小木屋。

C.开荒种地、写书看书。

D.过着原始的生活。

单项选择题 B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