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2009.济南外国语学校质量检测)材料一:第五届中国京剧艺术节于2008年10月20日在济南开幕,11月8日闭幕。京剧是18世纪下半叶,经徽戏、秦腔、汉调的合流,并借鉴吸收昆曲、京腔之长而形成的。20世纪初,受西方民主和自由思想的影响,京剧创作进入辉煌时期,并成为新文化运动中的一股重要力量。新中国成立以后,京剧被正式列为国粹,《沙家浜》等剧目是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表演艺术形式。

材料二:2008年2月教育部修订的《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增加了有关京剧教学的内容,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具体情况,将15首京剧唱段安排在一至九年级,并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在全国推开。

(1)根据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京剧的发展与推广给我们的启示。(6分)

(2)根据材料二,说明教育部推进京剧进课堂的做法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4分)

答案

(10分)(1)①文化创新要 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②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借鉴、汲取人类一切优秀文化成果。③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京剧进课堂有利于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6分,每个要点2分。)

(2)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教育部修订的《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具体情况,将15首京剧唱段安排在一至九年级。(2分)

②教育部推广京剧工作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在全国推开,体现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2分)

判断题
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