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探究题

生物圈2号

为了做人类离开地球能否生存的实验,美国花费2亿美元建造了完全密闭的"生物圈2号"实验基地。这是一个面积约13万平方米的钢架结构的玻璃建筑,远远望去仿佛是一个巨大的温室。透过玻璃往里看去,温室内有麦田、草地、鱼塘和微型"海洋"等;室内还放养着猪、牛、羊和其他家禽。从1993年1月,8名科学家和家人一一惜别,进入"生物圈2号"。入住以后,科学家们一边从事科学研究,一边养鸡养鸭,耕种收获,过着完全自给自足的生活。外界只为他们提供包括种子在内的少量物品,其余的一切由人造生态系统解决。能源,取自太阳能;氧气,由自己种植的植物中制造;粮食,全靠自己在里面种植收获;肉类和蛋白质,取自自己养的鸡、鸭、猪、羊;甚至包括里面的气温和气候,也由自己控制,并尽可能地模拟地球的环境。总之,他们必须设法保证这个生态系统的平衡。一年多后,土壤中的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部分二氧化碳与建筑"生物圈2号"所用的混凝土中的钙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钙,导致"生物圈2号"的氧气含量从21%下降到14%。加之气候失调,致使粮食歉收,科学家们不得不靠吃种子勉强度日。最后,被迫提前撤出实验室。更令人意外的是,"生物圈2号"运行3年后,其中的一氧化碳含量大幅度增加,足以使人体合成维生素的能力减弱,从而危害人体健康。

探究1:试比较美国的"生物圈2号"内的生态系统与地球上的自然生态系统的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2:导致实验失败的原因是什么?科学家们应如何维持"生物圈2号"的生态平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3:试分析美国的“生物圈2号”实验的意义何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生物圈2号”是人工模拟自然生态系统所建立的一个人工生态系统,它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其各

       个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少,生物的种类少,它们之间的关系也比 自然生态系统的关系要简单,食物

       的复杂程度也远比自然生态系统的差,这就需要人为地不断地去调节,才能维持其正常的运行,而

       不是像自然生态系统那样依靠自身调节保持正常运行。所以说人工建立的模拟的生态系统稳定性比

       自然生态系统要差得多。

2、“生物圈2号”实验的失败,是由于其生态系统 没有得到平衡,最终导致其大气成分发生变化,内部

       气候也 没有调节好,粮食歉收等,才使实验失败。要想使实验得到成功,应该保持其内部的生态系

       统处于平衡,并能具有自我调控的功能。所以系统的各组成部分要合理,绿色植物不能过多,否则

       二氧化碳和肥力不足;动物饲养不能太多,否则氧气消耗会增加;要维持大气成分、生物种类和数

       量平衡,创造适合生命生存的环境。

3、地球上生命的出现是许多生命支持系统长期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任何要素的变化都可能对整个系统

      带来影响,甚至产生极大的危害。“生物圈2号”实验的失败,对我们是一个警示,说明在现代的技

      术条件下,人类还无法模拟出一个类似地球的、可供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迄今为止,地球仍是人类

      唯一的家园,人类应当努力保护它,而不是破坏它。

阅读理解与欣赏
判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