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密度知识后,吴坤同学用实验测量某品牌酸奶的密度:
(1)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红线的右侧,此时应向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平衡螺母,才能使天平平衡。
(2)如图所示甲、乙、丙图是他按顺序进行实验的示意图;依据图中的数据填人下表的空格中。
(3)在以上实验中,烧杯内壁会残留部分酸奶而导致实验结果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如何做才能避免由此产生的实验误差? 。
(1)左(2)33.4 82.0 40 1.22×103(3)偏大;只要把实验的顺序改成乙、甲、丙或乙、丙、甲即可
考点:
专题:实验探究题;实验评估题.
分析:利用实验求物质的密度历来是中考的重点,密度是单位体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求解密度,需测两个物理量--质量和体积,在实验室中,质量用天平来测,体积测量往往需用量筒或量杯,应当掌握天平和量筒的正确使用和读数.
(1)天平的调节原则:右偏左调,左偏右调,先快后慢.
(2)通过甲、乙两图分别读出空杯、杯和酸奶的总质量,可计算出酸奶的质量;通过丙图可读出酸奶的体积;利用密度公式ρ= ,求出密度.
(3)利用密度公式ρ= 进行分析.
解答:解:(1)根据天平的调节原则:右偏左调,左偏右调,先快后慢.此时应该向左移动平衡螺母.
(2)空杯的质量m空=20g+10g+3.4g=33.4g;杯和酸奶的质量m总=50g+20g+10g+2g=82g;
酸奶的体积即量筒的读数为V酸奶=40mL=40cm3;酸奶的质量m酸奶=m总-m空=82g-33.4g=48.6g;
酸奶的密度ρ酸奶==1.215g/cm3=1.22×103kg/m3.
(3)先测空烧杯的质量,再测烧杯和酸奶的总质量,再将酸奶倒入量筒中测体积时,因为烧杯壁会残留部分酸奶,所以酸奶的体积减小了,根据密度公式ρ=,质量不变,体积减小,密度值就增大了,所以结果偏大.为防止容器壁粘液体影响所测结果,要先测烧杯和酸奶总质量,再将酸奶倒入量筒中测出倒出的酸奶的体积,剩余酸奶和烧杯的总质量,则倒出的酸奶质量可求.酸奶的密度可用倒出的酸奶质量和倒出的酸奶的体积求出.这样就避免了误差的产生.所以实验顺序应是乙、甲、丙.
故答案为:(1)左(2)33.4 82.0 40 1.22×103(3)偏大;只要把实验的顺序改成乙、甲、丙或乙、丙、甲即可
点评:本题目是测定密度的常规实验题,利用实验求物质的密度历来是中考的重点,密度是单位体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求解密度,需测两个物理量--质量和体积,在实验室中,质量用天平来测,体积测量往往需用量筒和量杯,应当掌握天平和量筒的正确使用和读数.同时考查了密度的基本计算、对误差的分析能力和减小误差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