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改错题

材料一 同治年间起始的自强运动,虽未达到目的,然而能有相当的成绩,已经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倘若当时没有恭亲王及文祥在京内主持,没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在京外推动,那末,英法联军及太平天国以后的中国还要麻木不仁,好像鸦片战争以后的中国一样。

材料二 李鸿章在1872年大声疾呼,中国正面临三千余年未有之变局,中国人必须迎头抗御(西洋人)的挑战,断然采纳西式船炮来加强自身。李鸿章在1876年9月宣称:“中国之积弱不振,皆因贫穷之故”。

——选摘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以自强和求富为目标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以及近代文化事业是封建文化和封建制度的对立物,虽然力量有限,但终究打开了缺口,促进了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请回答:

(1)材料一这段文字评论的自强运动是指近代的什么运动?(1分)

(2)材料二中李鸿章提出要“断然采纳西式船炮来加强自身”。为此,李鸿章等人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试举一例。(1分)为改变贫穷状况,李鸿章创办了哪一著名民用工业?(1分)

(3)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这一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积极作用。(3分)

答案

(1)洋务运动

(2)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上海轮船招商局。

(3)作用:打破了鸦片战争以来应对西方侵略的麻木状态,引进了西方先进的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产生和发展,发展了近代文化事业,为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题目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国近代化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解答如下:

(1)阅读材料一,根据“同治年间起始的自强运动和倘若当时没有恭亲王及文祥在京内主持,没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在京外推动,’”判断是洋务派发起的洋务运动。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洋务运动前期,洋务派以自强为旗号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主要只有李鸿章常伴的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左宗棠创办的福州船政局,后期又以求富为旗号创办了一批近代民用工业,如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轮船招商局。

(3)该题学生能够从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和客观上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产生和发展起促进作用和开启了中国经济,军事,国防,教育近代化等方面回答即可得分。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历史问题的分析理解能力,注意和中国近代史开始的比较,解答此题要对洋务运动的内容识记清楚,根据内容在分析理解,本题考察的角度还有洋务运动的背景,内容,目的,代表人物以及失败的原因和评价都是命题的题点。

阅读理解与欣赏

陈涉世家(节选)(14分)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小题1: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扶苏以谏故/广故言欲亡

B.乃丹帛曰:“陈胜王”/得鱼腹中

C.吴广以为/足下卜之鬼乎

D.今闻无罪/异二者之为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 (4分)

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译:                                                                    

小题3:陈胜发动起义的导火线是                                    。起义的根本原因是                            。(用原文的语句回答)(4分)

小题4: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长子扶苏“贤”而被杀,二世不当立而“立”,这必然加重秦王朝的内部危机,并由此引起更深的社会矛盾。

B.“失期,法皆斩”反映了秦王朝的残酷统治。

C.吴广去算卦,算卦的人对他说一定能成功。

D.“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说明陈胜的形象在群众心目中的地位已初步树立。

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