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填空题

在下列事实中,什么因素影响了化学反应速率?

(1)集气瓶中有H2和Cl2的混合气体,在瓶外点燃镁条时发生爆炸___。

(2)质量相同的块状石灰石和粉末状石灰石分别与足量0.1mol/L的盐酸反应,反应速率后者比前者快___。

(3) KI晶体和HgCl2晶体混合无明显现象,若一起投入水中,很快生成红色HgI2___。

(4)熔化的KClO3放出气泡很慢,撒入少量MnO2很快产生气体____。

(5)同浓度、同体积的盐酸中放入同样大小的锌粒和镁块,产生气体有快有慢____。

(6)同样大小的石灰石分别在0.1mol/L的盐酸和1mol/L的盐酸中反应速率不同___。

(7)夏天的食品易霉变,而在冬天则不易发生该现象____。

答案

(1)光照

(2)固体颗粒大小

(3)溶剂

(4)催化剂

(5)反应物性质

(6)浓度

(7)温度

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华沙、柏林、布拉格、维也纳、布达佩斯、贝尔格莱德、布加勒斯特和索菲亚--所有这些名城及其居民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

——丘吉尔1946年3月在富尔顿发表的演说

材料二 我们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促使政治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制度的存在。——美国国务卿马歇尔

1949年4月,为实行集体“防御”,美、加及欧洲十国成立军事组织。——《试论冷战的爆发与两极格局的形成》

材料三 如果在欧洲发生了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对一个或几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每一缔约国应根据联合国 * * 第五十一条行使单独或集体自卫的权利,个别地或通过同其他缔约国的协议,以一切它认为必要的方式,包括使用武装部队,立即对遭受这种进攻的某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给予援助。——《华沙条约》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有何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二指出,在杜鲁门主义的影响下美国又采取了哪些对抗性措施,其结果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三说明华沙条约组织的性质。其建立有何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国际关系格局发生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