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解答题

科学家将高产不抗倒伏的水稻和低产抗倒伏的水稻人工授粉杂交.多次选育后得到能够稳定遗传的高产抗倒伏水稻.请回答下列问题:

(1)高产水稻的细胞质内含有更多的叶绿体,有利于植物进行______作用,合成更多有机物.

(2)水稻花粉中每个精子含12条染色体,则水稻体细胞内应有______ 对染色体.

(3)杂交选育最后得到的四种水稻基因组都是纯合体,能够稳定遗传.其中高产(A)和抗倒伏[B]性状为显性,请参照如图,把图内高产抗倒伏的基因组标出来.

答案

(1)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表达式如图所示:

即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条件是光和叶绿体.

(2)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染色体,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两部分组成.每一种生物的细胞内,染色体的数量是一定的.在体细胞中,染色体成对;在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成单.

所以水稻花粉中每个精子含12条染色体,则水稻体细胞内应有 12 对染色体.

(3)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控制生物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基因时,显示显性性状;当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显示显性基因控制的显性性状;当控制生物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隐性基因,显示隐性性状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染色体和基因在体细胞中成对,在生殖细胞中成单.生物体体细胞中的每一对染色体,都是一条来自父本,另一条来自母本.杂交选育最后得到的四种水稻基因组都是纯合体,其中高产(A)和抗倒伏[B]性状为显性,其遗传过程如图:

故答案为:(1)光合; (2)12; (3)AABB

阅读理解与欣赏

议论文阅读 (8分)   

安于平淡

陈鲁民

①近日看央视生活频道,主持人说了一段颇有哲理的话:人的生活大体可分为三块,5%的快乐,5%的痛苦,还有90%的平淡。普通人的一生会受到5%的诱惑和5%不得已的痛苦,最后过上90%的平淡生活。可见,平淡是生活的主要部分,我们在生活中要适当控制自己的欲望,回归宁静,安于平淡,才能让自己充满幸福。

②大千世界,许多人都希望自己的生活轰轰烈烈,事业出人头地,名声传播四方,处处鲜花掌声,似乎这样才没有白过,才实现了人生价值,而把安心于平常的工作,平淡的生活,平凡的事业,都看成是没有追求,缺乏理想,没有出息的表现,这其实是很脱离实际的美丽幻想,因为世界上绝大多数人,不管是否心甘情愿,大多数时间都是生活在平淡之中的,平淡始终是生活的主旋律。

③即使那些叱咤风云的名流、巨擘,那些惊天动地的风云人物,其全部生活也大都是平淡的,每天可称为不同凡响的时间和机会不会超过十分之一。一个政治家,在政坛上可以慷慨陈词,指点江山,回到家里他可能也是一个含饴弄孙的平常老人;一个在绿茵场上纵横驰骋的国际球星,坐在电视机前看比赛时也不过是一个普通的观众;一个在商场、股市翻江倒海的资产大鳄,每天的大部分时间里也是在吃饭、睡觉、娱乐,就和我们普通人没啥两样,无非是吃得好一些,房子大一点而已。他们也不希望老是生活在镁光灯下,不希望始终成为公众关注的对象,也想和普通百姓那样,能不受干扰地去逛逛公园,能和家人自由自在地安享天伦之乐,也就是过平淡的生活。

④我们人生的许多烦恼,都是来自不安平淡,不甘寂寞。譬如,为了实现所谓不平凡的人生理想,为了当人上人,为了跻身名流,为了飞黄腾达,为了功名利禄,为了赚更多的钱,不停地奔波忙碌,无休止地投机钻营,长年累月地拼命折腾,最后也许成功了,达到目的了,但付出的代价太大,也距离人生的真谛越来越远,还没有来得及认真享受生活,就已经走到了人生的尽头。也有些人早就想明白了其中的道理。美国作家梭罗孤身一人跑进了无人居住的瓦尔登湖边的山林中,自己砍柴,在瓦尔登湖畔建造了一个小木屋,并在小木屋里住了两年零两个月又两天的时间。他通过自己的生活试验,告诉世人不要被纷繁复杂的生活所迷惑,从而失去了生活的方向和意义。假如人们能过宇宙法则规定的生活,就不会有那么多的焦虑来扰乱内心的宁静。

⑤托尔斯泰说过:“欲望越小,人生就越幸福。”平淡的生活,就是自觉降低欲望的结果,而不切实际的欲望,只能让我们感到痛苦和无奈。安于平淡,可以说是治疗人生许多精神疾患的一副良方,是我们通向幸福彼岸的一只轻舟。安于平淡,就是脚踏实地,干好本职工作;安于平淡,就是善于惜福,过好眼前日子;安于平淡,就是知足常乐,不与人胡乱攀比;安于平淡,就是不好高骛远,这山望着那山高。当然,安于平淡不是甘于平庸,不是没有理想追求,而是善于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业绩,把平凡的生活过出五光十色的花样,在平凡的人生之途实现丰富多彩的人生价值,这才是人生的大智慧。

小题1:请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小题2:用简洁的语言说说第④段的论证过程。

小题3:有人说,生活中有很多看起来遥不可及的梦想,就是在不甘于平淡中拼搏出来的。作者却说我们要安于平淡。你同意作者的观点吗?为什么?

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