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材料分析题

某学校给八年级(1)班一个 “三好学生”名额,班主任组织全班投票选举,结果杨芳和朱果脱颖而出,但两人所得的票数相同。由此引起议论:

甲同学说:“由班主任决定吧。”

乙同学说:“老师喜欢朱果,由老师决定对杨芳不公平,还是再次投票比较好。”

丙同学说:“这太麻烦了,干脆让他俩抓阄儿吧。这样机会均等,都不吃亏。”

(1)你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不公平的事?请举出两个例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以上材料,你认为怎样做才公平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略”;

(2)再次投票选举比较公平。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情牵两岸,月共一轮,两岸同胞是一家人。两岸同胞尽管历尽悲欢离合,但割不断血脉相连的认同。我们了解台湾同胞特殊的遭遇,那是近代中国苦难历史的一部分,每一个中国人都刻骨铭心。

-------贾庆林的讲话(2005年1月28日)

材料二:新华网快讯:中国国民党 * * 连战率领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2005年4月27日上午8时50分抵达南京中山陵,举行拜谒仪式。这是两岸分隔56年来,中国国民党 * * 首次亲临谒陵。……之后,连战还在博爱广场接受了媒体记者的采访。他高度评价了孙中山先生的丰功伟绩,说孙中山先生不仅致力于和平奋斗救中国,而且主张发展实业,让中国强盛起来。孙中山先生的爱国理想值得两岸同胞敬仰。

材料三:人民网南京5月7日电:今天上午,宋楚瑜率亲民党大陆访问团拜谒中山陵。宋楚瑜在博爱广场前发表了讲话:今天能够亲自到我们所尊敬的孙中山先生陵前致上最崇高的敬意,内心不仅是激动也很振奋。我从18岁一个一个字念三民主义,内心有很多的感触。……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台湾同胞19世纪末经历的“苦难历史”指什么?当时,台湾人民有何反应?

(2)结合所学知识列出孙中山致力于民主革命的“丰功伟绩”(不少于三项),并分析后人“敬仰”他的原因。

(3)材料三中所指“三民主义”的核心思想内容是什么? 三民主义对辛亥革命的发生产生过什么作用?

(4)两党先后拜谒中山陵从国共合作方面讲说明了什么?有何重要的现实意义?

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