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改错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 “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材料二 谭嗣同慷慨赴死图   

材料三

材料四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先生’(指民主)‘赛先生’(指科学),……两先生才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陈独秀

(1)材料一描述的是中国近代史上哪一派别的活动?(1分)他们的探索活动有何积极作用?(2分)

(2)材料二中,谭嗣同在就义前大声说:“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你认为出现“无力回天”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分)

(3)材料三是孙中山手书的中国同盟会纲领,后来在《民报》发刊词中他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                       ”,成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1分)简要概括辛亥革命的历史作用。(2分)

(4)请简要评价材料四所述的这场运动产生的作用。(3分)

答案

(1)派别:洋务派;(1分)积极作用: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了促进作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2分。每点1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2)原因: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势力过于强大;光绪帝没有实权;维新派力量弱小,软弱妥协。(1分。答出一点即可)

(3)“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或三民主义);(1分)历史作用: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2分)

(4)评价:积极作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启发着人们追求科学和民主,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2分)局限性:对中西方文化有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这一直影响到后来。(1分)

题目分析:

(1)根据“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可知是指洋务派开展洋务运动,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创办近代海军等,但是单纯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不能使中国富强。

(2)谭嗣同为戊戌变法的代表人物,而戊戌变法的失败原因可以从慈禧发动 * * 和维新派自身软弱两个方面分析。

(3)在《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著名的三民主义,民族主义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民权主义即“创立民国”,民生主义即“平均地权”。 再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辛亥革命的历史作用。

(4)根据材料可知是指新文化运动,宣扬民主和科学,再从积极性和局限性两个方面,一分为二的评价这场运动产生的作用。

单项选择题
问答题 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