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并完成下列问题。(8分)
(1)从50年代到80年代,城市人口增幅最大的是______年,增幅最小的是_____年。(2分 )
(2)我国的城市人口比重1994年比1950年相比约增加了_________个百分点。(1分)
(3)城市人口比重下降的是__________年代,这种现象是否叫逆城市化现象?为什么?(5分)
(1)1960 1970(2分)
(2)30(1分)
(3)60-70,(1分) 不叫逆城市化现象。(1分,不解释原因不得分)因为逆城市化现象是指城市中心区人口甚至郊区人口向外迁,迁向离城市更远的农村和小城镇的现象,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自然形成的结果;(2分)而我国在60-70年代是由于城市容量和负荷能力有限、国家政策等因素导致。(1分)
题目分析:本题综合考察了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1)增幅=增速(增长相对量)=增长率,即增幅=(末期量-基期量)/基期量;根据上图城城市人口数变化曲线(实线)可计算从50年代到80年代(即1950年到1989年),增幅最大的是1960年(增幅约为(13-7)/7),增幅最小的是1970年(增幅约为(14-13)/13).
(2)根据上图我国的城市人口比重(虚线),可知1994年城市人口比重约为40%,1950年城市人口比重约为10%,由此可算出我国的城市人口比重1994年比1950年相比约增加了40%-10%=30%个百分点。
(3)根据城市人口比重变化曲线(虚线),城市人口比重下降的年份是1970年,逆城市化是当城市的发展到了一定极限,就得调整和优化城市的功能结构和空间结构,中心城市的各种功能纷纷向有条件的中小城镇及乡村分解,城市人口开始向郊区乃至农村流动;而1970年我国城市人口比重下降并不是大城市化发展带来的结果,而是由于当时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环境如自然灾害、国家政策、城市容量等所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