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了密度的知识之后,小明通过实验测量牛奶的密度,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1)在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红线的左侧,此时应向________移动平衡螺母,才能使天平平衡。
(2)小明按图中甲、乙、丙图的顺序进行实验。根据图中数据可知:牛奶的质量为______ g,牛奶的密度为____________。
(3)在与同学们交流的过程中,小明认为将图的实验过程进行合理的调整,会更加准确地测量出牛奶的密度,你认为图中合理的实验操作顺序应调整为____________;调整后测得的牛奶密度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之前测得的牛奶密度。
(1)右(2)120,1.2×103(或1.2
)(3)乙 丙 甲,小于
(1)指针偏右,说明右侧质量偏大,应将平衡螺母向左移动;
(2)图甲示数为20g+10g=30g,图乙示数为50g+100g=150g,所以牛奶的质量为120g,量筒的示数为100cm3,牛奶的密度ρ=m/v=120g/100cm3=1.2×103kg/m3.
(3)当将烧杯中的牛奶倒入量筒时,烧杯中会有残留,牛奶体积测量值会偏小,导致密度测量值偏大.若先测烧杯与牛奶的总质量,再将一部分倒入量筒测体积,最后测剩余的牛奶和烧杯的质量,这样既不影响体积的测量,同时烧杯中剩余牛奶也不会影响质量的测量结果了.因此,合理的实验顺序应为乙、丙、甲(或乙、甲、丙).
实验次数太少,存在着偶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