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填空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2009年3月底至4月中旬,墨西哥、美国等地接连暴发甲型H1N1流感病毒疫情.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潜伏期一般为1至7天左右,普遍易感,以青壮年为主.早期症状与普通流感相似,包括发热、咳嗽、喉痛、身体疼痛、头痛、发冷和疲劳等,有些还会出现腹泻或呕吐、肌肉痛或疲倦、眼睛发红等.

(1)通过材料,按照传播途径来划分,你认为甲型H1N1流感属于______传染病.传染病具有______等特点.

(2)发现甲型H1N1流感患者和疑似病例,应及早应用抗病毒药物,可试用奥司他韦(oseltamivir达非),如出现细菌感染可使用抗生素,这些措施属于预防传染病流行三个措施中的______.

(3)甲型H1N1流感流行期间,建议大家少到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去,这属于预防传染病流行三个措施中的______.

(4)请你写出两条合理、有效预防甲型H1N1流感病的具体措施______.

答案

(1)由于甲型H1N1流感是能过空气、飞沫来传播的,所以甲型H1N1流感属于呼吸道传染病.传染病都具有传染性、流行性的特点.

(2)(3)传染源是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散播病原体的人和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从传染源到易感人群经过的途径;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群.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甲型H1N1流感患者和疑似病例属于传染源对其采取的治疗措施属于控制传染源.少到人口密集的地方去是为了避免易感人群接触到病毒,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4)①从控制甲型流感的传染源分析可以预防的措施有:发现甲型H1N1病人及时隔离治疗,避免接触病人,出现病情及时报告等

②从切断甲型流感的传播途径来分析可以预防的措施有:注意个人卫生、食用处理得当的熟猪肉、避免前往人群拥挤的地方,公共场所消毒灭菌等

③从保护易感者的角度来分析:保持良好的健康习惯(睡眠充足、营养全面、多锻炼身体)、注射相关疫苗等

故答案为:(1)呼吸道;传染性、流行性 

(2)控制传染源

(3)保护易感人群

(4)勤洗手:保持良好的健康习惯(睡眠充足、营养全面、多锻炼身体);对于表现出身体不适、出现发烧和咳嗽症状的人,要避免与其密切接触.(合理即得分)

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

 人们通常将核反应堆形象地比喻为核电站的“锅炉”,在这种“锅炉”里烧的是铀、钚核燃料。然而,在核电站“锅炉”这个家族中,有一个特殊成员——快中子增殖反应堆,简称“快堆”,现在已成为核反应堆中的佼佼者。在一般锅炉里的燃料如煤、燃油等都是越烧越小,而“快堆”的“燃料”却越烧越多,简直成了魔炉。其实,从快中子增殖反应堆这个名字本身就可以看出,这里的增殖就是指能增殖燃料。 那么,“快堆”为什么会有这种本领呢这里,先要介绍一下同位素和核燃料。 铀-235和铀-238都是铀的同位素,它们的质子数同为92,而中子数分别为143和146。而235和238就是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天然铀中,约有99.3%铀-238,铀-235只占0.7%。在核反应堆中,铀-235如同优质煤,遇到中子就会产生裂变反应;而铀-238却像煤矸石,遇到中子大都不发生裂变,通常作为核电站的废料处理,积压量很大。 在“快堆”中用的核燃料是钚-239。钚-239发生裂变反应放出来的快中子,会被装在反应区周围的铀-238吸收,又变成钚-239。就是说,在核锅炉中一边“烧”掉钚-239,又一边使铀-238转变成新的钚-239,而且新产生的钚-239比“烧”掉的还多。这就使“快堆”的燃料越烧越多。 “快堆”增殖核燃料把铀资源的利用率提高了50~60倍。一座快堆核电站,在5~15年的时间内可使燃料数量翻一番。“快堆”正好解决了热中子核反应堆产生的大量铀-238废料堆积问题。通过建造“快堆”核电站,既能用铀-238发电,又能增殖燃料。因此,“快堆”被人们称为“明天的核电站锅炉”。

“快堆”的燃料能越烧越多的主要原因是()

A.由于铀-235遇到中子就会产生裂变反应

B.由于钚-239能发生裂变反应,而产生大量的铀

C.由于钚-239经裂变反应放出的快中子,能被铀-238吸收而变成新的钚-239

D.由于“烧”掉的钚少,而新产生的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