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总是在探索中曲折前进,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甲午战败以后,李鸿章伤感地反省,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材料二:1920~1921年,苏俄遭遇大旱灾,许多人死于饥饿。1921年2月,喀琅施塔得水兵叛乱,甚至提出“要苏维埃,不要布尔什维克”的口号。为此,列宁说:“既然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
材料三:
材料四:当人们回首20世纪时会发现,整个人类都处在大变局之中,各种社会思想的演变、竞争影响着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命运,也改变了世界的格局,20世纪的最后20多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复兴之路》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李鸿章反省的是什么事?这件事失败的根源是什么?(2分)
(2)材料二中出现的危机后来怎么解决的?试从政治和经济两方面说明这是一次成功的探索。(3分)
(3)据材料三和四回答: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中共出现了什么严重失误?后来所进行的“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指什么?(2分)
(4)根据以上材料和问题归纳:探索成功与否取决哪些因素?(2分)
(1)洋务运动,主观目的是维护腐朽的封建制度。(2分)
(2)实施新经济政策。政治:巩固了苏维埃 * * 。经济:恢复和发展了国民经济。(3分)
(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变革”指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分)
(4)因素:是否尊重经济发展规律,是否符合历史发展潮流,是否符合本国国情。(言之有理任答一点皆可得分)(2分)
题目分析:第(1)问,主要考查洋务运动的相关史实,由材料中“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可以判断是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源是没有改变腐朽没落的封建制度。
第(2)问,主要考查学生对新经济政策的准确认识,依据“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可知是列宁在战时 * * 主义政策出现问题后,实施的新经济政策。
第(3)问,主要以图片的形式考查学生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的准确认识,材料中的图一是浮夸风的结果,是大跃进的典型特征,图二是人民公社化运动,由“20世纪的最后20多年”可知是20世纪的80年代,联系已学知识可知“变革”指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的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4)问,主要考查学生对建国后中国人民探索的认识,解题注意紧扣材料分析归纳,可以从是否尊重经济发展规律,是否符合历史发展潮流,是否符合本国国情,只要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