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文言文。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1)丝竹:__________________。(2)案牍:____________________。 |
2.下面对本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
A.本文表现了作者身居陋室而怡然自得的心情。 B.文中将陋室与诸葛庐、子云亭相比,表明作者同古代圣贤一样安贫乐道,志趣高洁。 C.本文表现了作者对仙人生活的羡慕和追求。 D.文章结尾的“何陋之有”,既说明了“陋室”不陋,又照应开头的“惟吾德馨”,总结了全文。 |
3.本文开头并没有写“陋室”,而写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是为什么? 4.文中的“苔痕上阶绿”若改成“苔痕阶上绿”为什么不好? |
答案
1.(1)这里指奏乐的声音。 (2)这里指官府的公文。
2.C
3.这四句是一种比喻的说法,意思是山中只要有仙,水中只要有龙,就灵异有名;再由山水引出陋室,
就形象他说明了居室也同山水一样,只要主人品德高尚,就可以忘室之陋。
4.因为这一句与“草色入帘青”构成了很工稳的对偶,且“阶上绿”只是一种静态的美, 而“上阶
绿”则形象地表现了碧绿的苔痕长上台阶的情景,富于动态美。(意思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