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2009年6月25日国家正式发布《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并提出将把该经济区打造成为“全国内陆型经济开发开放的战略高地”。 图1为关中―天水经济区图,图2为西安的夜景向北航拍照片。读图,回答题。

图1                                          图2

小题1: 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①交通便利   ②市场广阔   ③矿产丰富    ④政策支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小题2:根据图10中信息推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道路网呈现放射式

B.AB道路为西南—东北走向

C.C地为商业区

D.城市空间形态大致呈方形

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题目分析:

小题1: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可知关中—天水经济区区域内有多条铁路如兰新线、宝成线等及多条高速公路通过,再加上各地航空港。区域内交通便利;该经济区内有多个经济技术开发区,区内、区外市场及国际市场需求旺盛,市场广阔;国家政策扶持是该区域发展必不可少的必要条件;通过题文、图例没看出本区域内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故本题选B。

小题2:通过图10为西安的夜景向北航拍照片可知,城市空间形态大致呈方形;AB道路为西北—东南走向;C地夜晚灯光较少说明该地交通通达性较差,故不可能是商业区;所以本题选D。

探究题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千年的政治文明史,就是从专制走向民主的过程,与经济文化密切相关。通过科学的评价和解释重大政治制度、事件,进一步了解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

材料一:

宋代著名清官包拯、元代高官耶律楚材和杨朵儿只,明代清官况钟、海瑞,也都有类似的境遇,在皇帝支持时,成绩斐然;而一旦失去皇帝支持,就遭到排斥,甚至被罢官坐狱。——《清官考辩》

材料二:

1912年初的一天,有位80多岁的萧姓盐商,来南京求见临时大总统孙中山,欲行三跪九叩大礼。孙笑着拉住他并和他握手,说:“现在已是民国,不再行这一套了。”并亲切地和他交谈:“总统是国民的公仆,是为全体国民服的。”老先生问:“总统若是离职呢?”孙说:“总统离职后,就和百姓无异了。”临走时,老先生高兴地说:“今天我总算见到民主了!”——摘编自吴剑杰《中国近代思潮及其演进》

材料三:

1954年新中国颁布的“人大选举法”规定人大代表的选举方式为举手和无记名投票并用。在代表名额上,直辖市和工业城市每10万人选代表1人,一般省份每80万人选1人……人大代表实际实行等额选举……1979年,“选举法”修订,取消了举手选举,一律采用无记名投票;正式规定了差额选举的原则;规定全国人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乡村与城市人口数的比例为8:l,这一比例在2010年春修改为1:1。——摘自张永桃《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材料四:

在估计历史上每一种社会制度、每一个社会运动的时候,……应当从产生这种制度、这个社会运动的条件和同它们有联系的条件出发。——斯大林《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萧姓盐商说“今天总算见到民主了”,请依据材料二理解这句话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