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理解。 (甲)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建兴元年,封亮武乡侯,开府治事。顷之,又领益州牧。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南中诸郡,并皆叛乱,亮以新遭大丧,故未便加兵,且遣使聘吴,因结和亲,遂为与国。 三年春,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军资所出,国以富饶,乃治戎讲武,以俟大举。五年,率诸军北驻汉中,临发,上疏曰:“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乙)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 * * 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选自《三国志·诸葛亮传》 1.比较理解。 ①甲文中的主要事件可用乙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 。 ②“且遣使聘吴,因结和亲,遂为与国”,体现了诸葛亮一贯的外交政策,《隆中对》中有一句话可以为证: 。 ③.甲文中的“三年春,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军资所出,国以富饶,乃治戎讲武,以俟大举”的史实,乙文中是这样表达的 。 ④.“寄臣以大事”、“必能安国,终定大事”,两文中的所谓“大事”是指 。 (用乙文原句回答)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实词。 ①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 ) ②以俟大举( ) ③夙夜忧叹( ) ④庶竭驽钝( ) 3.下列加横线的词用法意义不相同的一组是 |
[ ] |
A.咸决于亮/咸来问讯 B.其秋悉平/悉以咨之 C.军资所出,国以富饶/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D.此臣所以报先帝/此殆天所以资 * * 4.翻译句子。 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 译文 5.《蜀相》中有“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表》中最能体现“两朝开济老臣心”的句子是 。 |
答案
1.①崩寄臣以大事 ②外结好孙权
③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
④攘除 * * 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2.①通“嘱” ②等待 ③早 ④平庸的才能
3.C
4.不论大小,都由诸葛亮处理裁决。
5.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