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朗读下面的文言句子,语气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 ] |
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B.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 C.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D.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 2.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语。 (1)臣诚知不如徐公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皆以美于徐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虽欲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皆朝于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4.威王一“善”,政局迥异,初时“门庭若市”,后来“无可进者”。请根据“无可进者”写出“门庭 若市”的反义成语。 5.从文中看,齐威王最终能使齐国“战胜于朝廷”,达到“大治”的原因是什么?这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启示?请结合你的生活体验,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
1.C(C项应为“今/齐地/方千里”)
2.①确实②认为③即使④朝见
3.①能够在公共场所批评我的过失,传到我耳朵里的,可得到下等奖赏;
②这就是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别国。
4.“门可罗雀”或“门庭冷落”
5.原因有:一是有邹忌这样的敢于直谏且善于邓谏的忠臣;二是齐威王善于采纳群言。第二问略。(能
结合自身生活体验谈看法且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