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短周期元素A、B、C、D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0,A和C、B和D分别属于同主族元素,C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C的单质和氧化物均为原子晶体              B.A和D可形成直线型分子

C.原子半径C>D>B                            D.B的氢化物的沸点较D的高

答案

答案:A

C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则C可能是Li或Si,短周期元素A、B、C、D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0,所以C只能是Si,即得A为C,B为O,D为S。

A错,碳单质有金刚石(原子晶体)、石墨(过渡晶体)、C60(分子晶体);碳的氧化物有CO、CO2均为分子晶体;硅单质为原子晶体,二氧化硅为原子晶体;

B正确,A和D可形成CS2,CS2的结构与CO2相同,均为直线形结构。

C正确,同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D正确,B的氢化物为H2O,D的氢化物为H2S,水分子间存在氢键,而H2S分子间不存在氢键。

单项选择题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本大题共30分)

材料一 天子(对张禹)数加赏赐,前后数千万。禹为人谨厚,内殖货财,家以田为业。及富贵,多买田至四百顷,皆泾、渭溉灌,极膏腴上贾(价)。 

——《前汉书》卷八一《张禹传》

材料二 四川巡按孔贞一言:蜀昔有沃野之说,然惟成都府属,自灌抵彭十一州县开堰灌田故名焉。近为王府有者什七,军屯什二,民间仅什一而已。

——《明神宗实录》万历

材料三 哥伦布说:“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黄金是财富,谁占有黄金,就能获得他在世上所需要的一切,同时也就取得把灵魂从炼狱中拯救出来、并使灵魂重享天堂之乐的段。”

材料四 15世纪时,商人们把亚洲的茶叶、丝绸、瓷器、香料,非洲的黄金和象牙,美洲的黄金、白银、玉米、烟草和欧洲的枪支、工艺品等运往世界各地。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二反映了封建时代的什么现象?(2 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哪些?(4分)随着商人的加入,这一现象对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的进步产生什么消极影响(2分)?

(2)根据材料三分析哥伦布探索新航路的主要动机是什么?(2分)说明哥伦布生活的时代与这种动机相关的社会背景。(6分)

(3)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航路的开辟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6分)

(4)新航路开辟后,随着东西方冲突和碰撞的不断加剧,近代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中近代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化?(8分)